小米又立了个新Flag。

10月23日消息,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近期的一次专访中透露,来五年内,大家将会见证一个实力更为强大的小米,且有望迈入全球企业前100强。


可以看见,这一目标展现了小米在科技领域内的宏伟志向。


微信图片_20251023172529_74_1124.png

图源:微博


当小米总裁卢伟冰以坚定且有力的语气抛出“有机会进入世界100强”这一目标时,相信不少网友跟小雷一样,回忆起十年前雷军喊出“对标苹果”的那番豪情壮语。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这一次小米手中所持的已不再仅仅是性价比这一张“王牌”,而是在历经五年高端化之路的磨砺与沉淀后,所积累下的深厚技术底蕴。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小米集团取得的营收约为3659亿元人民币。再看今年7月公布的2025《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小米集团2024年的总营收约为3659亿元人民币,在榜单中排在第297位。


eb44e85ae75032de4086c0512704e808.jpg

图源:小米


相比之下,第100名的营收门槛约为6336亿元,这就表明小米若想跻身世界500强前100名,仍需要实现近乎翻倍的营收增长。


卢伟冰专访中提到,为了顺利实现既定目标,小米已将芯片研发确立为核心战略方向。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芯片将在小米的整体业务布局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认为,未来手机品牌将会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自研芯片的手机品牌,另一类则是没有自研芯片的手机品牌。这是因为自研芯片的意义远不止于芯片本身,它所带来的,是底层芯片层面的能力支撑。


回顾一下小米这五年高端化的发展历程:


2019年,小米9的定价首次冲破了3000元的门槛,然而却未能获得市场的积极回应。后来时任Redmi品牌总经理的卢伟冰坦率地表示,那时候公司对于高端化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硬件的简单堆砌上。


79e8edbb2dfeea41bd77c9d81512549a.png

图源:小红书


2021年成为了关键的一年。这一年MIX Fold折叠屏手机和12S Ultra等机型接连在市场上受挫。


自此以后小米由此深刻认识到:倘若缺乏技术护城河作为支撑,产品所实现的溢价不过是虚的,毫无稳固根基可言。


财报数据有力地验证了小米后来的这一重大转变。在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的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47%,金额高达131亿元,这一数字已然逼近2019年全年的研发投入总和。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近三年所申请的2.3万件专利里,影像技术和快充领域所占的比例超过了60%。其中芯片和AI将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这实际上也对应了小米冲击世界百强企业的核心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卢伟冰提及“未来五年”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时,正巧与全球AI产业变革的重要周期不谋而合。


或许小米真正的发展机遇并非在于一味追赶世界百强企业的财务数据指标,而在于能否紧紧抓住技术升级这一难得的契机。


微信图片_2025-10-23_171212_811.png

图源:小红书


就如同特斯拉凭借电动化技术重塑了汽车行业的格局一般,小米需要向世界证明的是:它能否借助AIoT技术,重新确立智能硬件领域的价值评判标准?


伴随全球化布局的持续深入以及高端化战略的有力推进,小米能不能从传统硬件公司向覆盖全生态的科技巨擘进行一个华丽转身,就看小米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保持活力了。


说到最后,你如何看待卢伟冰放话,五年内小米有望冲进世界100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