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啊,浓眉大眼的三星居然也看上了闺蜜机这只“苍蝇腿”。
8月1日,三星面向韩国市场推出了一款名为Movingstyle Edge的32吋4K移动智慧屏,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闺蜜机。其售价为675180韩元,折合3485元人民币。
从官方给出的数据来看,三星闺蜜机主打的是画质和模块化设计,其搭载了一块32吋VA面板,拥有3840×2160 UHD分辨率、10bit色深、72% NTSC色域覆盖、300nits亮度、4ms的GTG响应时间和AVA环境自适应调整亮度功能;在支架方面三星则是提供了标准和Light两种选择,前者只能左右调整屏幕角度,后者则能多角度调节。
(图片来源:三星)
单看配置,三星Movingstyle Edge的产品力并不亮眼,相较于国内几家巨头的闺蜜机来说,可能只是在屏幕显示效果上有一些优势,但在更重要的生态和功能方面却处于起步阶段。
不过,作为全球电视之王和显示巨头,三星此时入局闺蜜机市场有着非凡的意义。难道如今闺蜜机市场真成香饽饽了?
闺蜜机起飞,全靠电视和平板衬托?
其实谈起闺蜜机,小雷过去对这个新物种的印象并不好,认为这不就是把一个带有智能操作系统的显示器挂在移动支架上,哪有什么技术含量,价格也有些虚高。
但市场用数据狠狠打脸了小雷。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洛图科技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闺蜜机市场的线上销量为4.9万台,同比增长42.4%。虽然绝对值不大,但增速可观,妥妥的市场「新势力」。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品牌方面,小度、海信、天猫精灵及 KTC 这四家老牌厂商分走了大部分市场,其中小度旗下的添添闺蜜机以 49% 的份额依旧稳居市场第一。
那么以小度添添闺蜜机为首的闺蜜机是如何抓住市场的呢?
首先,其对闺蜜机的产品定位进行了升级,通过加入 AI 算法、语音交互、教育资源等多元化功能,让闺蜜机摘下了「带着支架的平板电脑」的帽子。
添添闺蜜机搭载了依靠百度文心大模型打造的DuerOS X,拥有了多轮对话、情绪感知等能力。例如设备能够结合对话上下文,提供更加灵活、有温度的反馈,这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感觉不像是对着一台冷冰冰的机器发号施令,而是像跟自己的「好闺蜜」聊天。
(图片来源:HKC官方)
除了添添,当贝、海信等厂商也借助 AI 技术和外置摄像头来捕捉屏幕前用户的动作,从而开发了可互动的健身操以及亲子游戏。有的产品还能提供儿童教学、讲故事等多种AI教育功能,这让其受众从年轻女性用户扩大到多个年龄段的用户群体。
(图片来源:海信官方)
其次,添添闺蜜机进一步细分了市场,推出了不同定位的产品,针对预算不高的用户群体,推出了添添闺蜜机悦享版(官方售价 2599 元),如果需要旗舰体验的,也可以选择添添闺蜜机 Pro 4K Max 版(官方售价 5999 元)。
当其他厂商还在试图通过推出一台「六边形战士」来吸引用户时,小度添添闺蜜机已率先完成全方位的产品布局,用入门产品打开市场,再用旗舰产品站稳脚跟。
(图片来源:小度官方)
排名第二的海信是这个赛道中为数不多拥有电视技术加持的厂商,因此海信闺蜜机的画质表现大概率是要优于其他厂商的。
就以海信的旗舰产品大白闺蜜机X8为例,它搭载了一块32吋、分辨率达到4K级别的屏幕,同时支持10.7亿色显示和CM色彩精控技术。更重要的是它还搭载了海信电视同款的调校技术,这让其在观看体验方面已经能媲美某些电视。
(图片来源:海信官方)
而其定位更低的大白闺蜜机 X6 和 X7 虽说在画质层面没有 X8 那样出彩,但在护眼性上十分亮眼:屏幕面板采用了 AG 磨砂工艺降低了光线反射,带来了类似纸张的观感,屏幕本身还拥有智能光感、低蓝光无频闪和莱茵双认证等多项特性。
虽然从产品线看来,海信大白闺蜜机的产品线远没有小度那样丰富,但胜在画质和护眼表现出色。
至于天猫精灵,虽说入局时间有些偏晚,但其推出的第一台旗舰产品哇哦闺蜜机智享版销量和口碑表现都非常不错。比起海信和小度,它更舍得在产品上堆料,不但是第一个搭载高刷新率屏幕的闺蜜机,也是第一个让 3.1 声道系统、一体化机身和AI 技术成为闺蜜机「标配」的厂商。
综合来说,闺蜜机之所以能连续几年快速增长,核心原因在于头部厂商们对产品定位与功能的不断迭代升级。海信通过自家的电视技术积累,让闺蜜机的画质表现提升了好几个档次,甚至能与部分电视媲美,满足了用户的观看体验;小度和天猫精灵依靠 AI,让闺蜜机不再是一台「带着支架的平板电脑」;几家厂商都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定位推出了对应产品,无论用户预算是否充足,都能买到一台不错的产品。
闺蜜机想跟电视一样普及?任重而道远
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看,闺蜜机更像是一个将便携、可移动、高素质屏幕、智能交互、娱乐和AI各取一部分并融合起来的产品。市场上还有一些产品名为移动屏、随心屏、健身屏、自由屏等,但其实形态都跟闺蜜机大差不差。
虽然闺蜜机增长很快,但用户对它却有不少差评,大多都是来自产品本身的硬件不行,并没有多少人批判它的形态。也就是说,并不是「闺蜜机」这个品类不好,而是产品本身的硬件痛点制约了它的发展。
单看硬件,很多闺蜜机都有点「高价低配」的味道,小红书上就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买的闺蜜机经常卡顿死机,这与闺蜜机孱弱的处理器密切相关。目前绝大多数闺蜜机使用的还是与电视同等规格的处理器,根本无法与平板电脑、手机媲美。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不同于手机、平板电脑市场通过卷参数带来体验升级,闺蜜机则更强调情绪价值,强化「闺蜜」的陪伴概念,弱化产品功能本身。这就导致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闺蜜机能提供的服务功能,其绝大部分都可以被平板电脑等产品替代。
(图片来源:海信官方)
从目前绝大多数产品宣传的方向来看,闺蜜机主要差异特性还是软件服务。无论是主打女性用户还是儿童,都将自带海量应用作为了主要卖点,主打儿童学习的产品还将学习应用、护眼这些特性进行重点宣传。
(图片来源:添添闺蜜机官方)
事实上,如果这些产品没有预装独家的应用,或者内置独家的娱乐资源,那基本就是玩具一个。因为闺蜜机本身就是安卓系统,用户可以轻松安装海量安卓应用,这并非产品的独特卖点。
特别是主打儿童教育的闺蜜机,基本只是提到能安装海量教育软件,但没有表明自己有哪些独家的教育资源。要知道,教育设备之所以价格高,贵不在硬件,而在资源。如果一台主打教育的闺蜜机没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还继续卖高价的话,那确实成了「智商税」产品。
不过在小雷看来,闺蜜机其实还有一个方向可以发展:智能家居中枢。
前两年不少家电品牌在宣传自家的全屋智能时总喜欢吹嘘能用电视的语音助手来控制其他电器,这个理念可能更适合放在闺蜜机上——因为闺蜜机可移动的特性与智能厨电、智能卫浴、智能睡眠、智能客厅等等场景能更好地结合。
因此未来的闺蜜机可以接入更多DeepSeek、讯飞等AI基础模型技术,或兼容米家、鸿蒙智能家居协议,把家中的各类智能家居设备都接入其中。
写在最后
单看市场规模的话,闺蜜机相比电视、投影仪等产品仍是小众市场,一方面闺蜜机的热度确实不如电视投影仪高,另一方面闺蜜机的定位更偏向于年轻用户,尤其是那些不想买电视,但又需要大屏娱乐产品的年轻人。
那么该如何吸引年轻人外的群体?闺蜜机需要在AI、游戏娱乐和智能中枢上做一些新的探索;也可以考虑应用越来越成熟的OLED、Mini LED屏幕来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又或者在性能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的旗舰处理器,开辟出一片家庭游戏的新市场。
总的来说,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为闺蜜机这一品类带来了更广大的发展空间,但它到底能否像智能电视、平板电脑那样普及,还要看各个品牌在实用体验和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股热潮并不会很快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