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伏天的威力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但这并没有扑灭三星搞线下沙龙的热情。
说起来,三星和东山湖公园还挺有缘分的,7月29日下午,三星又在这个地方举办了一场Galaxy Z Fold7/Z Flip7的AI体验沙龙,雷科技也是来到了现场,更深入地了解了三星最新一代折叠屏上的AI新特性。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这场体验沙龙上,三星分享了关于Galaxy Z Fold7和Z Flip7两款全新折叠屏中不那么容易被发现的细节上的升级——AI,基于大折叠和竖折叠两种设备形态,三星又针对性地开发了一些新的生产力特性,同时,这两款新机还是首批搭载基于Android 16底层打造的Samsung One UI 8操作系统。
之前有人说,DeepSeek的使用率从半年前的50%暴跌到现在的3%,以此唱衰AI对于行业的意义,小雷想借此说的是,AI并不是“没人用”,只是渗透进了智能手机日常使用的各个环节,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罢了。
通过三星这次AI体验沙龙,雷科技明白,三星对于AI的理解,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
颜值与精致并存,拥有三星祖传质感
在说AI之前,小雷还是想说一下这次的Galaxy Z Fold7和Z Flip7。
之前雷科技已经深度体验过Galaxy Z Flip7,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黑边极窄、屏占比极高的外屏,另一个就是精致的机身。不同于S25系列的那份精巧,竖折叠合起来的时候,机身更加小巧,进一步凸显材质和设计上的精致。小雷之前深度使用的是暗影蓝,这次体验沙龙上分到的是黑色,机身一体性更好,就是比较低调了。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至于具体的体验,可以翻看我们之前的体验内容。
而Z Fold7是第一次接触,超轻薄的机身的确让小雷吃了一惊。合起来时,它跟普通的直板手机没有太大差异,并且因为屏幕比例更加修长,更适合单手握持使用。展开时,它就是一块“加倍轻薄”的小号平板,它的铰链有很强的支撑力,用起来更有平板的感觉。以至于,整场体验沙龙,小雷都对Z Fold7爱不释手。
这次体验到的是银色,拥有和Z Flip7一样高级的质感呈现,不过能够看出,因为机身厚度大幅降低,使得它的影像模组的凸起更加明显,只能说是在影像和轻薄都做到尽可能理想的状态了。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要注意的是,Z Fold7在展开的那一瞬间需要多用一些力,记得要抓稳机器。
产品表面的东西先说到这里,有兴趣的话,大家还可以到三星手机的线下实体终端体验一下,不开玩笑,这次在轻薄和质感这方面,小雷认为三星是具备一些不可被替代的优势的。
能聊天、会做题,多模态Bixby更强了
接下来,跟随三星的脚步,我们全面了解了三星手机对AI发展的看法,以及Z Fold7/Z Flip7在AI功能上具体有什么新落地的特性。
首先是个性化,关注操作系统的小伙伴可能知道,厂商借助多模态AI能力,在锁屏自定义上玩出了许多花,基础的有基于画面抠图带来的景深时钟,而三星也是基于画面抠图带来了一些新的个性化玩法。
比如小雷将某张自拍照/合照设置为Z Flip7的外屏壁纸时,AI会先识别出画面当中的人物轮廓,时钟字体的长短则会跟着人物轮廓来自适应,这样保证了画面中的人物不会被时钟组件遮挡,二者还有一定的呼应,不会千篇一律。当然了,只要你想,你还可以用自带的AI图片创作能力,生成自己想要的风格壁纸,再进行设置。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说完了好玩的东西,三星还带我们了解了AI在效率提升方面的升级。
多模态AI输入和输出能力更强了,可以根据你的提示词生成一段音乐、把图文内容变成可视化的思维导图之类的。除了常规的生成式,多模态AI能力还渗透到日常的使用场景里。
三星表示,即圈即搜推出之后,大约有55%的三星Galaxy S25系列用户每天都会用这个功能。基于此,Galaxy Z Fold7和Z Flip7的即圈即搜有了新的升级,比如长按一张鞋子的图片,系统就会快速匹配对应的功能,帮你“搜同款”,又或者是比价。
小雷最喜欢的是AI解题和即时翻译,打个比方,语言不通是出国的经典难题,传统的先复制再翻译又很繁琐。这个时候打开即圈即搜里的即时翻译功能,等待十几秒左右(每次滑动页面都需要重新翻译),它就可以像网页翻译一样,将屏幕内的外语元素都翻译成中文。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有了这个功能,无论你是经常在海外出差跑展会,或者是单纯的旅游,即时翻译会给你省掉不少麻烦。
AI解题就很好理解了,小雷当场用两道2025年的高考数学题和语文作文题考验了一下Bixby,除了有一道数学题目运算起来比较复杂,需要更长的推理时间之外,它都没有做错。至于作文题目,Bixby是准确表达了题目的核心思想,但写作这块还是要交给用户。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毕竟现在的题目比起以前难了许多,以后带孩子辅导功课还是会很吃力,AI解题的意义就在于,比起练习本最后的一页标准答案,它能给到直观的解题思路,至少能看明白答案是怎么推出来的。
之前接入的DeepSeek-R1大模型,现在直接变成一个小的“深度思考”开关集成在Bixby界面里了,你可以根据请求的复杂程度开或者关,而不是当做一个额外的智能体来用了。
上面的数学题目推理和作文题目解读,就是基于深度思考来得出的。
如果你不需要AI解题,倒是可以看看智能收藏。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用来收藏各种文字和图片的“笔记本”,并借助AI能力,抓取文字里面的关键信息,通过分屏窗口联动三方App,实现一种更高效率的操作。
像小雷这种,每次去旅游之前都会收集很多景点信息和攻略,但将它们汇总成具体的路线和行程,就要自己花时间整理归纳。有智能收藏,你可以将网友帮你捋出来的攻略交给AI识别,得到几个关键的景点信息后,统一交给地图App,让地图的AI帮你生成一份景点汇总和路线规划,尤其是自驾游,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Z Flip7的话,它可以直接在外屏唤起Bixby助手,想找附近有什么好吃的,或者值得一去的景点,开口跟Bixby说,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场景联动服务。
小雷对这种设计是深有体会的,毕竟我们用AI助手很多都是碎片化的查询和提问,本身不费什么时间和力气,也不需要大屏来接收庞大的图文信息,没必要特地把折叠屏打开使用。
对于一些经常需要提词器的视频博主,这次也有一个好消息,三星专门集成了一个“提词器”功能,除了方便你读屏,还做了一个类似KTV歌词进度条和语速匹配功能,经常用Flip拍Vlog的可能会更需要。
当然了,多模态AI能力还有更多的玩法,就比如近期很火的“AI看世界”能力,这次Bixby也跟上了。它就放在Bixby的主界面,用一个电话的图标来表示,你既可以跟Bixby助手聊天,也可以将相机画面或屏幕画面共享给Bixby,通过提问来寻求一些帮助。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不过,共享屏幕画面这项能力还处于Beta状态,也有可能涉及隐私上的问题,我们还是等三星后续优化吧。
像AI绘图、智能文案帮写,三星都尽可能跟上了AI手机时代的主流步伐,简单来说就是“该有的都有”,而且不只是“有”这么简单,体验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同时三星也保留了“音频橡皮擦”这样的差异化特性,坚持做特性上的进步和优化,作为一家国际大厂,也算是认真在做本土化功能了。
手机AI的未来,可能是“没有AI”
最后,三星还给我们介绍了Galaxy生态的重要组成——Galaxy Watch8系列,小雷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能够看出,在中国市场,三星的AI能力并不是在PPT说一说,画一个大饼给用户而已。相比上半年我们线下体验Galaxy S25系列的时候,三星又赶在Z Fold7/Z Flip7这波新机,带来了焕新升级后的AI特性,小雷认为总体做得相当全面,结合这次体验,小雷还发现三星真的有在针对折叠屏这一形态去做AI功能上的适配,比如大折叠的分屏场景联动、小折叠上的外屏AI畅聊。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三星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是“环境人工智能”,简单来说就是不用我们对手机发出指令,AI可以结合所处的情景进行感知,提供当下用户最需要的功能和交互,实况窗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三星的即时简报。
要实现这种主动服务,能感知图像、文字等信息的多模态AI是关键。在未来,AI功能不再是那种“你说一句我回一句”的功能,它的终点是“润物细无声”,也就是进入到各种日常场景里“隐藏”起来发挥作用,又让用户感觉不到AI在工作。
Galaxy Z Fold7/Z Flip7不仅是坚持着这个方向,甚至已经有自成一派的倾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