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储充先行者。

移动充电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充电桩和移动机器人的融合产物。从概念的提出到落地,近两年来,无论是国内外,移动充电机器人都成为克服电动汽车补能焦虑的重要补充方案。


移动充电设备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并不算很长,最早可以追溯至2019年。彼时,新能源移动充电设备刚刚进入人们的视线。也自此,新能源充电行业的聚光灯,开始往移动储充的身上投射。


近期,我们采访了全球首家成功推动移动充电机器人商用化的始途科技创始人童天辰,希望通过他的视角,揭开移动储充的面纱,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在AI与新能源供给新型关系下,他和他的团队如何为智能与高效的未来能源系统建设,带来更多的“始途力量”。


图片1.jpg

▲ 工作中的途乐充移动充电机器人 


一切摸着石头过河

做移动储充市场的“孤独登山者”


“早在20年前,欧洲的电动汽车行业就已经开始起步了,但早期的电池质量以及能量密度都比较差,所以续航体验感不好。当时的客户以及合作伙伴都是车企,在做电动化的过程中,也从一开始就关注到了电动汽车的补能痛点。”在他看来,彼时欧洲的电动汽车行业发达程度,与目前国内部分一线城市的发展现状类似,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场景不足、电网容量也不充足的情况。


作为电动汽车充电的高效新质生产力,移动充电机器人在今年已经入局者众多,而在4年前的国内,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


回国之后,他与团队一起做了长时间的筹备工作,而后创立了始途科技。采访中,他也戏称:始途的发展路径,是摸着石头过河。


可以说,在移动充电的发展的道路上,始途科技,是先行者。


目前全国充电桩有800多万根,其中私人充电桩约600万根,公共充电桩数量大概仅有200-300万根,而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相当于每座公共充电桩要服务近8辆电车,即公共车桩比8:1。


可以预见,充电设施供需之间的矛盾,短期内依旧突出。


与此同时,充电桩行业刚刚走出2015~2018年的粗犷发展阶段,各路玩家下场跑马圈地,设备鱼龙混杂,这让他们看到了国内大部分充电桩企业在技术上的缺憾,同时意识到了良好的充电体验对于C端车主用户的重要性。


事业一经启动,始途科技便确定了将自动驾驶技术储充一体技术相互融合并重新设计,为其在移动储充赛道里按下了创业加速键。


2022年春节,始途科技第一个移动储充站正式商业化落地,从概念到产品,历经多次迭代后开始投放运营。


图片2.jpg


填补移动充电领域技术空白

开启智能充电服务升级新篇章


“途乐充”,是始途科技在国内的移动充电品牌。经过潜心研究,始途科技团队为行业带来了不少新产品。以技术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恰恰是2024年我国经济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具体表现,也是始途科技的商业护城河。


目前“途乐充”核心充电机器人CUBE 03,搭载了始途自主研发的L4车规级低速自动驾驶技术,在补能服务过程中,前进时速控制在5公里,与人行同速,同时前置了激光雷达,安全制动距离为10公分。充电用户可以通过途乐充APP、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等方式扫描充电二维码下单,随后充电机器人便可自动行驶到指定车位,物业人员协助进行快速充电。


据了解,为给用户带来更无感的智慧交互充电体验,始途科技早在2021年就已实现颠覆性全无人化自动充电机器人,全部流程无需人力干预,并将在2024年推出可商业化的全自动充电方案,且此前在运营场景机器人也可直接进行OTA升级为全自动化。


图片3.jpg图片4.jpg


途乐充移动充电机器人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为70kWh,充功率支持60~120kW,搭载了全球领先的储能充放电倍率主动调节系统,满足快速充放电需求并能够降低电损,拥有10000次循环周期,支持车规级电池直流快充,半个小时可充满80%,功率模块输出电压范围较宽,可涵盖200V~1000V系统车辆,同时装载液冷与低温加热系统,在保障安全性的情况下结合数十种场景的运营经验、数千停车场的自动驾驶训练结果,使服务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目前,始途科技已经陆续和山东、浙江等省份高速服务区合作落地服务区充电站。特别是今年春运期间,途乐充充电机器人的“抗冻性”、“底盘防滑性能”、“抗颠簸性能”均在冰雪路面环境中得到了充分验证,结合智能化能源调度系统,综合性方案不仅提高了高速服务区的能源利用效率,还顺利解决了低温充电慢、充电难的问题,保障了春运路网的正常运行。


图片5.jpg

▲ 今年春运期间正在工作中的途乐充充电机器人

图片6.jpg

▲ 在浙江嘉兴高速服务区中正在工作中的途乐充充电机器人


与此同时,途乐充移动充电机器人也在社区、写字楼、CBD等目的地场景展露更多身影,节约车主充电时间,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始途科技的众多客户们还开发出了维修店场景。由于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故障率较低,因此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提升,除了基础保养维修外,4S店将会为车主提供更丰富增值服务,而移动充电是很好的选择方式之一。


当下,出海也开始成为充电行业产业链条参与各方的重要战略,如何征战全球市场也成为了一个专业的话题。针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始途科技主要采用了两种模式。其一,沿用SATOR POWER品牌,拓展当地市场。其二,和当地运营商充分合作,始途科技提供技术支持,助力运营商拓宽市场份额。


据了解,在2023年8-9月份,始途科技通过参加香港第三届国际物管展和台湾欧标全球首发仪式,也进一步拓展了其在海外、港澳台市场的影响力和合作机会。


从V2G到C2G

乘势而上,实现真正的能源调度


始途科技是移动充电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始途科技也始终以一个先行者的姿态,用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应用抓住行业发展方向,乘势而上。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到2030年,车网互动要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千万千瓦级调节能力。


《实施意见》一经发布,V2G立刻成为行业热点。V2G指的是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双向互动,允许电动汽车在非行驶状态下将车载电池的电能回售给电网,以协助电网调峰、调频,同时也可以为电动汽车车主创造额外收益。


但从现实角度来看,当下部分新能源车主,主动反向供电给电网的意愿,并非很强。


除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给电网带来的冲击之外,随着ChatGPT、Sora的发布,AI算力快速扩张,带来算力数据中心和服务器集群规模激增,而这些设施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今年2月,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对外表达了对电力供应的担忧,预测未来两年将由“缺硅”变为“缺电”。传统能源结构显然无法匹配AI高耗能带来的“新质生产力”,这也相应促使了对能源结构的重构,如发展储能技术、优化能源分配网络等。


而对于“AI尽头是新能源”的讨论,童天辰给出了自己肯定的回答,并带着始途科技给出了他们的创想与落地方案——C2G。


C2G,即CUBE To Grid,是始途科技提出的一种实现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能源调度模式。C2G模式下,途乐充移动充电机器人不仅可以给车充电,还能在电网高负荷、电车充电需求低的情况下自动回充,再通过能源分配站BASE向电网反向供电,实现真正的能源调度。


具体的工作逻辑,即根据电网和移动储充机器人充放电需求,调度移动储充机器人移动到智能回充桩的对接位置,回充桩自动检测并启动对接装置与移动储充机器人自动对接,完成充放电服务,单台双向能源供给≥60KW。电网波谷时,移动储充机器人从电网取电并存储,电网波峰时,移动储充机器人向电网反向馈电,提供电网供电不足的有效能源补充。例如停车场整体停电时,途乐充充电机器人便可达到回充桩将电能反向输送给电网,恢复场站电力供应。


通过C2G的实现,始途建立了灵活高效的能源网络,实现智能调度,减少冗余能耗,对新能源充电市场来说,是一个极具开拓性的方案。


通过移动充电机器人和电网的双向能源调度、新能源车和电网的双向能源调度,分别实现C2G和V2G。


动图1.gif


除双向充放电外,车网互动还包括通过智能有序充电等形式,参与到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来。途乐充也在有序充电方面积极探索,近期上海浦东途乐充移动充电站上线,给场站主打“无感、有序、便捷”,进一步响应国家政策,缓解电网容量问题。


无论是C2G,还是有序充电,途乐充都在电力市场中扮演了更主动的角色。不仅节约了能源成本,也积极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活动,对电网的稳定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整体能源结构的优化起到推动作用,进而提升运营商效率和充电安全,促进光储能消纳,减少电网扩建投资,最终解决持续增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和难以扩容的电网之间的根本矛盾。


孤独的赛道变得热闹

始途科技继续绘制移动充电新生态


从技术创新,到产品落地,始途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在其整个链条的每个环节中。


针对始途科技的“护城河”,创始人童天辰也向充换电研究院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始途科技的优势就是——软硬件技术双向发力,即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同时提高硬件配置的实力。


“任何一家公司的护城河都是多元的,并非是从某一个角度去考虑。就算是充电桩,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打磨。”一家企业的发展周期、研发力度都决定了产品结果,并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军”移动储充领域的新势力,对于始途科技来说,较早布局,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去试错、去解决、去优化,处理完各种bug,踩过了各种坑之后,才更切实解决全流程服务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问题。


“始途科技的第二点优势,就是核心技术全部自研。如果一家公司大部分的核心部件都依赖于供应商,一旦供应商实力欠佳、自身集成嵌入技术不成熟,就会导致产品无法商用,或面临投放使用中的各种问题。”而始途科技全部自研,让产品核心性能全部掌握在自身专业团队手里,并可以做到快速迭代。


图片7.jpg


如今,移动储能赛道开始变得火爆,充电机器人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开始成熟,入局者众多。对于越来越多涌现的同行者,童天辰道:“4年前,我们并没有清晰地感知到这件事情商业化的可能性有多大,更多的是在做一些技术尝试。持续性的研发投入,完全归因于我们对这个赛道的信心。时间到2022年末,更多的友商进来,孤独的赛道变得热闹,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场景竞争的局面。但我们从未担心市场没有始途的一席之地,因为不管赛道多么拥挤,始途的先发优势和长期的技术和客户资源的积累,都是我们构建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图片8.jpg

▲ 途乐充 充电场站国内布局 


智慧能源分配的果实,正在前方等待行业先行者、见证者和参与者采撷。


随着新能源移动储充技术的迭代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在这场移动充电领域的产业之战中,没有人愿意落后,赛道里的玩家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加大技术研发和资源投入。


在推动智能充电服务升级的征程中,始途科技作为先行者,也绘制了属于自己的移动充电新生态。


我们也期待看到始途科技作为走在全球前列的移动充电品牌,在“定义能源分配 连接未来消费”的愿景中继续大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