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是折叠屏的下一个爆点。

1977年,计算机公司Tandy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掌上电脑」——TRS-80,它是一台真正意义上能装进口袋的电脑,设计师甚至为其配备了完整的字母键盘。直到初代iPhone出现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一台巴掌大小的电脑才是消费市场的趋势。


显然,iPhone引领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让手机市场的设计变得愈发无聊。2019年,三星、华为陆续推出了旗下初代可折叠式智能手机,在折叠状态下,这是一台趁手的移动电话,但展开后,接近8英寸、4:3比例的屏幕,恰好能当作平板电脑来使用。


image.png

(图源:华为)


但这远远不够,可折叠式手机还能有更多变化。


中国台湾地区《经济日报》透露,华为正在开发一款「Z折机」,即可折叠两次的折叠屏手机,屏幕面板由京东方提供,预计今年二季度面世。


这款三折折叠屏手机拥有28:9或18:9屏幕比例设计,在展开后,可与市面上主流的平板电脑的视觉尺寸接近。知情人士表示,与其将这款产品称之为三折折叠屏手机,倒不如说是一款折叠屏平板。


既是手机,又是平板,苹果和三星还在深思熟虑的方案,居然被华为「抢」先了?


「Z折机」,是整活还是刚需?


一台可以折叠的手机,充分地满足了用户既想要便携,又想要大屏的需求。比如,在OPPO Find N3发布会上,OPPO花了不少时间展示了这台折叠屏手机在商务办公部分的进步。


image.png

(图源:OPPO)


就目前来说,折叠屏手机被厂商赋予了太多生产力工作属性,这导致这类产品在展开状态下的显示面积已经有了「不够用」的情况,比如多任务操作,即便是接近8吋的屏幕,多个应用之间还是显得相当拥挤。


很显然,三折折叠屏,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


在华为于2022年3月、7月注册的两件与三折折叠屏相关专利来看,这台三折折叠屏手机拥有三个壳体和两个连接处,即通过铰链将三部分进行连接。据悉,这台设备在折叠状态下,依然能够保持6.4英寸的大小,与普通直板手机相差无几,而展开之后,有望超越8英寸,显示面积进一步增大。


image.png

(图源:TechnoPat/ 三星三折方案)


三星曾在2021年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上展出了两款三折显示屏方案,随后在MWC 2023旗舰公开了搭载这两种方案的成品手机Galaxy Flex S、Galaxy Flex G。早些时候,The Elec也曾爆料三星正在准备三折折叠屏手机,但至今仍未有更新的进展。


但与三星所坚持的「U型铰链」不同,华为一直是「水滴型铰链」的拥趸,至少屏幕上的折痕不会像Galaxy Flex S、Galaxy Flex G这两款展示机一样,给用户带来触觉、视觉的双重折磨。


image.png

(图源:TechnoPat)


除了外形上的变化,操作逻辑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三星所展示的方案,在UI布局上还不是很成熟,例如单向折叠后的桌面布局,还是比较凌乱。华为向来在折叠屏UI部分都做得非常优秀,在屏幕变大之后,也能创造更多与生产力相关的快捷操作,至于最终效果如何,还得靠产品说话。


总之,折叠屏作为新形态的智能手机,真正登陆消费市场也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这类产品还会有怎样的变化、会给用户带来多少新体验,又或是能不能刺激当前仍待焕发活力的手机市场,充满未知之数。


折叠屏手机“卷形态得天下”?


2014年,三星发布了全球首款曲面屏智能手机Galaxy Note Edge,这也是三星首次将柔性OLED面板用在智能手机领域上。曲面屏的出现,引领了智能手机市场在「卷」形态的第一次革命。


曲面屏之后,小米MIX、iPhone X陆续发布,将屏占比做到极致,成为那几年时间各家手机厂商都在发展的方向。2018年,vivo展出了首款「真全面屏」概念手机vivo APEX,全身无开孔、无按键,前置摄像头、听筒全部置于玻璃面板之下,精致得像一件艺术品。


image.png

(图源:Veny Geskin1)


当然,2019年之前,手机厂商卷的方向只是屏幕形态,手机整体设计还是遵循了主流机型的规律,还没跳脱到可变换形态的领域。再接着,就是柔宇、三星、华为等一众厂商推出折叠屏手机,掀起可折叠的浪潮。


image.png

(图源:OPPO)


值得一提的是,OPPO在2021年曾展出过一台采用卷轴屏技术的OPPO X 2021,与现在的大多数折叠屏手机的逻辑一样,在非展开状态下保持6.7英寸、展开后则是7.4英寸。


目前,摩托罗拉还在持续关注卷轴屏技术,但其他厂商就基本沉默了。无论是卷轴屏还是折叠屏,辅助展开的机械结构是一颗定时炸弹,也是这类产品难以获得大众消费者认可的致命伤。


image.png

(图源:华为)


可折叠屏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铰链结构早就不是什么硬伤,且得益于集便携与大屏于一体的优势,获得了部分消费者的青睐。调研机构TrendForce在报告中提到,2023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830万部,增长率高达43%。


折叠屏手机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厂商们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去研究更多不同的方向,比如前面提到的卷轴屏,又或是华为马上要发布的三折折叠屏手机。


有消息称,苹果也在计划推出折叠屏设备,或是iPhone,又或是iPad。这足以说明,能够变换形态的智能设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拥有了忠实的受众群体,也正在形成发展趋势。华为抢在所有厂商之前率先在可折叠式智能手机市场再下一城,无非也是想要抓住先机。


三折屏,能否成为折叠屏主流?


在折叠屏手机初登场时,使用寿命成为消费者对这类新产品最大的顾虑,但经过5年时间的发展,大多数厂商已经能够给出让用户信服的答案。比如华为,Pocket S的折叠寿命为40万次,即便按照每天折叠200次的频率,也能稳妥使用5年。


而回到三折折叠屏手机,面临的挑战就更多了。


image.png

(图源:华为)


其一,多次折叠设备能否保持轻薄化机身?2023年,我们能看到折叠屏手机市场正在朝着轻薄化方向发展,例如荣耀Magci Vs2、华为Mate X5,都是将「便携」贯彻到底的机型。为了让机身足够轻薄,华为自Mate X3开始就专门设计了超薄Type-C接口,其成本不言而喻。


三折折叠屏手机,比主流的折叠屏手机还要多一层,其折叠状态下的厚度如何控制,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其二,系统UI如何正常布局?比如说,当前主流的折叠屏手机在展开状态下都是维持4:3显示比例,与大部分平板电脑产品保持一致,不少应用对这样的比例都有较好的适配,例如抖音、小红书。但三折折叠屏展开后为28:9显示比例,UI界面适配或许有一定的难度。


image.png

(图源:华为)


假如上述问题都能找到折中的解决方案,那么三折折叠屏对于手机市场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折叠屏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便携与大屏需求用户而诞生的产品,多次折叠设备可以带来更大的显示屏,对于有移动办公需求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高效的生产工具。


无论如何,华为在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已经来到50.3%,用「半壁江山」来形容其地位也毫不夸张。作为中国折叠屏市场的领军品牌,在仍未被发掘的细分市场里创造找到新的增长点,也是合理的市场策略。但三折折叠屏手机能否掀起市场的新浪潮,在产品真正到来之前,还很难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