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者」不可原谅

「爆料」与「泄密」之间仅有一线之差,苹果公司对待「泄密者」可不友善。


过去几个月时间,Twitter一名专注于爆料苹果公司信息的账户走红。账户名为Analyst941的用户,曾精准地分享了iPhone 14 Pro「灵动岛」的消息,但在近期的一则推文过后,他的账户遭到封停。


上周,Analyst941透露苹果公司将为iPad用户推出Final Cut Pro和Logic Pro两款「生产力工具」,预计分别在2024年与2025年登场。随后,苹果公司亲自承认了爆料,但推出时间被锁定在2023年5月23日,与这位「爆料者」的信息有非常大的出入。


image.png

(图源:Analyst941)


在账户被关停前,Analyst941曾向外界透露,苹果公司要求他关闭该社交账号,他本人或将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事实上,关于苹果公司的「爆料」,几乎每一天都在更新,从新产品、新技术到公司内部竞争,没有科技博主、财经博主会放弃这样高关注度的新动向。但于苹果公司而言,「爆料」与「泄密」之间仅有细微的差别,面对「泄密者」,苹果可不会手下留情。


抓「细作」,苹果是认真的


「抓捕」Analyst941,是苹果公司精心策划的一场「钓鱼行动」。


作为全球顶级的科技公司之一,苹果在内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工作机制。在苹果公司内部,不同团队只会负责某个产品、某项技术的其中一个部分,这被称为「筒仓系统」。


员工们无法得知该项目的整体方案,例如正在开发某项动作捕捉技术,开发者并不会知道这项技术会用于iPhone、iPad,抑或是虚拟现实设备。


image.png

(图源:9to5Mac)


2010年,21岁的大学生Brian Hogan在酒吧中捡到了苹果测试人员遗失的iPhone 4原型机。一开始,Brian Hogan计划将这台机器出售给Gizmodo——美国最知名的科技博客之一,但双方的交易最终没有完成。


尽管iPhone 4的原型机没有被大肆曝光,但也确实让一部分人提前「见到」了这台重磅新品。自此,苹果公司开始严格地控制所有员工,确保他们不会泄密。


为了确保保密工作正常运作,苹果公司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员工发送的图片、视频和文件,将标上该员工的Apple Connect ID水印,类似于国内职场使用的钉钉、企业微信。


领导为不同员工发送的资料文件中,关键部分选择不同的用词、语序,当某则信息被曝光时,可以根据用词追踪到第一责任人。


每位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员工,在非自己参与的部分里,将获得虚假的参数信息,例如影像部分的负责人,不会得知这台iPhone的真实重量。


当然,苹果公司「抓住」Analyst941,其实也是基于以上的某项方案。在合理的猜测中,负责该项目的领导者在每位小组成员的资料文件中填写了不同的时间,留给Analyst941的信息,是2024、2025年发布Final Cut Pro和Logic Pro。


苹果公司要抓到Analyst941,几乎不费任何力气。


苹果不怕「泄密」,但仍小心翼翼


2021年,苹果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带来了全新Apple Watch Series 7,一款拥有苹果历史上最大显示尺寸的智能手表。


但令人意外的是,它并未如爆料所说,采用直角边框。苹果公司的「障眼法」,戏耍了所有仿冒者。


来自深圳的华强北,在2021年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之前,根据早前爆料的信息,打造出了「苹果S7手表」,不少商家还放出豪言:苹果发布会还没开完,我就能送到你的手上。


截屏2023-05-15 17.31.12.png

(图源:苹果官网)


但发布会却打了所有人的脸。


尽管苹果并不十分在意这些「泄密」,但新产品、新计划的曝光,无疑是给了竞争对手更多机会。在iPhone X发布之前,大量科技博主「泄露」了它的真机渲染图,刘海屏、没有实体Home按键以及5.8英寸的OLED显示面板,这些信息在发布会前就已人尽皆知。


所幸,苹果本来也打算在这场发布会中深度解析iPhone X的技术背景,这才让整场发布会保持生动有趣。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新品发布会的效果,直接影响了股价。正如恶评如潮的iPhone 14系列,在发布会后,苹果公司的股价下跌1%,这与发布会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截屏2023-05-15 17.33.26.png

(图源:苹果官网)


「泄密」影响的并非只有苹果公司本身,包括消费者、配件厂商和供应链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反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泄密」的信息会影响他们如何看待还未发布的产品,正如iPhone X真机被泄露之处,不少「果粉」认为,iPhone X绝对会是十分糟糕的iPhone。


此外,苹果的配件市场在全球共计市值200亿美元,「泄密」的信息可能会影响这些厂商的决策,造出与真实信息不匹配的配件。而未经证实的信息,也可能影响苹果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泄密」对苹果的商业影响不算小,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也是苹果最强的营销手段。


「爆料」,苹果的顶级营销手段


与乔布斯相比,库克时代的苹果公司,更倾向于通过「爆料」保持产品的新鲜感。


苹果作为科技圈的「顶流」,它的一举一动都会获得非常高的关注,而更多的「爆料」,可以使某些产品获得更高的曝光度,例如即将在今年9月发布的iPhone 15系列。当然,很多时候「泄密」并不是苹果公司主观意识导致的,像一些专利技术的曝光,根源则在于美国专利与商标管理局。


无论是「爆料」也好,「泄密」也罢,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其实非专业人士很难从众多消息中分辨真假。一些「破天荒」的信息泄露,还是令人十分震惊的。


image.png

(图源:iDownloadBlog)


自账号创立以来,Analyst941的「爆料」都精准踩在苹果公司的计划中,除了iPhone 14 Pro的「灵动岛」之外,他还泄露了即将在WWDC 2023中登场的iOS 17、watchOS 10等新系统的变化。


个人猜测,苹果之所以「紧急」抓捕内鬼,大概率是这几个新系统的新特性不多,一旦被这位爆料者彻底「泄密」,那么WWDC 2023也将失去一大看点。此外,在Analyst941曝光的一些新特性中,已经遭到了不少用户的恶评,假如发布会上并不会带来更多惊喜,那么股价下跌也是可以预见的。


刚刚才完成股票回购的苹果,自然不会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当然,「泄密」是一把双刃剑,将用户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苹果,似乎已经抓到了市场的方向。


在iPhone 14 Pro初次曝光之时,向外界展现的是一个「药丸」形状,光是凭借这一张产品图,就让无数「果粉」痛骂库克。但在发布会上,「灵动岛」功能花样百出,成功让消费者们改观。


先制造话题度,再亲自「纠错」,使新产品获得空前的讨论度。这样的手段,可以说是绝佳的营销方案。


别让「泄密」破坏了本该到来的惊喜


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被笑称为「科技春晚」。


这样的用词,足以见得这场发布会的份量。


我认识的一位「果粉」朋友,从6年前开始关注「科技春晚」,没错,就是iPhone X登台的那一场。他告诉我,在得知这位「泄密者」被抓捕时,心情是十分痛快的,这些所谓的「爆料」、「泄密」、「消息」,严重影响了他的期待值。


就像看一场电影,假如你已经知道了故事的走向,男女主角会在哪一分钟死去,那么你还会期待这场电影吗?显然不会。


150366574.jpg

(图源:Veer)


去年,我和这位朋友各自守在电脑屏幕前,观看了这场「科技春晚」。由于在此前已经接收到了大量的爆料信息,我对iPhone 14 Plus、「灵动岛」的出现,都没有太大的感觉。「灵动岛」登场时,他轰炸了我的微信,无数条消息述说了他激动的心情。我想,这就是「守住惊喜」的幸福感吧。


尽管苹果的发布会已经很久没有给出「改变世界」的惊喜度,但依然是备受期待的。Analyst941的「泄密」,不仅影响了苹果公司的商业竞争力,还击碎了「果粉」们的期待,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无法原谅。


好消息是,Analyst941与他的「信源」朋友,已经被苹果公司开除,他们也将面临被起诉的风险。而坏消息是,没有人爆料,「果粉」们只能期待发布会的到来。但在庞大的利益诱惑下,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第二个Analyst941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