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最坚强的男人。

许久未露面的贾跃亭,最近又带着他的金句回到舆论中心。


11月11日,据快科技报道,贾跃亭在复盘乐视失败经验时依然不改自信本色,直言:小米在我们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当年的乐视所向披靡。


2411e72213135c9551f0d89f6b9838c7.png

图源:电商之家


如今提起乐视,大家印象里要么是“欠了多少亿”“PPT造车始祖”,要么是“老板跑路后员工还能躺平”的神奇公司。但贾跃亭在视频中底气十足:不是产品不行、技术不行,恰恰是我们所向披靡,全球都有竞争力!


这话乍听像是吹牛,但回顾2014年的乐视,确实有过一段高光时刻。2014年的乐视确实猛得一批,营收68.19亿元暴增188.79%,超级电视市场份额从1.8%飙升到7.73%,将三星、夏普等外资品牌甩在身后。


当年乐视手机横空出世时,贾跃亭站在发布会上喊着“颠覆苹果”,三款机型一经推出便创下国产新品牌最快百万台的销售纪录。


80143b8416588813f01f962445f75d95.png

图源:微博


不过,若说小米“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就多少有些夸大其词。


2015年乐视先撕小米电视,说自家70英寸机型屏幕、芯片全方位领先,小米副总裁戴青松直接三连回应,直指乐视用手机芯片装电视、解码能力拉胯;转头乐视又在微博发长文,骂雷军“不懂生态只懂作秀”,小米反手就抛出广电总局文件,质疑乐视违规播出。两边打得有来有回,绝非乐视单方面碾压。


尽管营销声势浩大,但乐视的危机也正源于此——烧钱速度远快于赚钱能力。


贾老板的野心从来不止于手机和电视,2014 年底,他就在微博上公布了“SEE计划”,宣布要造智能电动汽车。当时特斯拉尚未形成如今的市场影响力,而乐视已试图复制超级电视的路径,构建所谓“垂直整合的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


概念车LeSEE亮相时,鲨鱼嘴前脸、隐藏式方向盘等设计确实吸引不少人关注。


图源:百度百科


在超级电视、超级汽车之外,乐视还布局了影业、体育等多个业务板块。这种“不计成本换规模”的模式埋下了崩塌的隐患。以手机为例,乐视手机看似卖得火,实则是成本价销售,光印度市场就有130万台手机的10亿销售款没收回来。


资金链的断裂击垮了整个乐视体系。2017年,乐视网巨亏16亿元,七年盈利一年亏光。2020年5月,深交所宣布乐视网终止上市。而贾跃亭则远走美国,投身法拉第未来(FF)的造车事业,留下“尽责到底”的承诺,至今未兑现。


27c4756b1a0f791f40155ceace09c812.png

图源:腾讯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4月贾跃亭还在微博点评小米汽车,称其“执行力值得点赞”,同时也不忘暗讽小米“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


而就在最近,宣布FF新车核心零部件即将运往美国,起售价约60万元人民币。可再看看FF的股价,11月10日的盘前价才0.0346美元,总市值刚508万美元,已经处于悬崖边上了。


一边追忆“吊打小米”的荣光,一边面临新公司濒临退市的现实,贾老板的思路还真是没人跟得上。


图源:微博


说到最后。


如今贾老板还认为乐视失败“不是因为产品不行、技术不行”,却忽略了那本是一场需要持续输血的资本游戏。当融资速度跟不上扩张步伐,整个帝国自然像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


现在回头看这两个老对手,小米早已成了手机行业巨头,造车也顺风顺水;而乐视只剩“老贾回国”的梗,法拉第未来还在量产的悬崖边徘徊。


贾跃亭的复盘,更像是一场自我感动的怀旧,将失败归因于时运不济,却忘了自己当年步子迈得太大扯到了蛋。这种坚持梦想的精神或许值得敬佩,但商场终究是残酷的,它不会因为梦想够大就网开一面。


乐视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商场上,活得久比飞得高更重要。只是不知道,下周(或许是下下周)的贾老板,这次能不能不再“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