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只需要一颗电阻就可以让游戏本的RTX 4090性能赶上RTX 5090,那么你会有什么感想?估计不少人第一想法是:“兄弟没发烧吧?在这说什么梦话呢?”
不过,现在真的有人这么做了,甚至还成功了,而且硬件上的改动真的就只有“加装”一颗电阻这么简单,然后实测的数据不仅摸到了RTX 5090,甚至在部分测试里还有小幅度的领先。

图源:reddit
考虑到电阻的成本,以及RTX 4090与RTX 5090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差价对比,估计大家都有一个问题:“这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其实就藏在“功耗”里。
功耗直接决定了笔记本电脑的性能
如果你有买过游戏本,那么肯定会发现在宣传页里往往有不小篇幅留给“整机功耗”。一般来说,高端的游戏本都以整机功耗超200W、225W为卖点,部分极高端型号的功耗释放甚至可以达到260W。

图源:微星
这里的功耗,一般指的是CPU+GPU的总功耗,这项看似简单的数据其实直接反映了笔记本电脑的用料、性能等各项指标。首先,高功耗意味着高发热,这也就要求笔记本电脑拥有足够强大的散热系统,其次还对主板的供电模块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主板的用料和设计必然更强。
你可以理解为,功耗在笔记本电脑上就代表着性能,同型号的CPU+GPU,140W总功耗的情况下,性能会比200W功耗下低20%以上。在前几代英伟达的移动端显卡上,你甚至还能看到一些后缀带Max-Q的版本,其实就是所谓的“低功耗”版,性能与正常版本有着显著区别。
虽然现在英伟达已经不再用Max-Q后缀,只不过显卡功耗的具体上限还是看厂商设置,简单来说就是给了更高的自由度。所以,你现在去看一些轻薄游戏本的介绍页面,也会发现他们在价格堪比普通游戏本两倍的情况下,功耗往往只有125-145W,其中显卡功耗往往是满血版的60%-70%。
看起来很亏?那么如果我说一款搭载Ultra 9 285H+RTX 5080的游戏本,厚度只有1.49cm,重量仅1.95KG呢?只看厚度,这款高性能游戏本比多数所谓的“轻薄本”都还要薄,论重量,其实也就比常规轻薄本重了200-300g,对于成年人来说还是可以轻松接受的。

图源:ROG
作为对比,相同硬件规格的普通游戏本,厚度往往在2cm以上,重量则超2.5KG,外出携带时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说白了,这就是为那些需要经常携带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外出使用的朋友准备的,但是这也直接限制了显卡的性能,让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准。
让4090暴打5090,只需一粒电阻?
一位Reddit用户“thatavidreadertrue”近日分享了自己对ROG 幻16的改装体验。因为需要经常出差,并且工作也要用到高性能显卡,所以他购入了ROG 幻16。但是ROG为了确保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体验(如散热噪音、续航等),将其功耗限制为145W,导致显卡性能无法满足thatavidreadertrue的需求。
作为一位数码爱好者,thatavidreadertrue随后选择了一个奇葩的方案:往原有的电阻电路上堆叠一个1欧姆的电阻,与主板上的5欧姆电阻组合后将电路电阻直接降到仅0.83m欧姆。
此时,即使显卡芯片的功耗高达240W,在功耗控制软件的监控里仍然会显示只有“45W”,软件会认为显卡功耗远未达到上限,自然就不会进行限制。如此一来,这颗原本被限制在125W上限的RTX 4090,直接获得了接近两倍的供电支持,甚至比纯粹的游戏本还高。
在240W的供电支持下,这位用户的幻16在实测中打败了搭载RTX 5090的笔记本电脑,除Steel Nomad项目落后0.4%外,其余3DMark测试项目基本都处于领先状态,其中最高的SpeedWay甚至领先9.6%。

图源:reddit
若是对比改装前的幻16成绩,则普遍提升超20%,其中Solar Bay Extreme的成绩暴涨超35%,可见在散热压力不是瓶颈的情况下,这颗RTX 4090芯片还能爆发出更强大的性能。
为了驯服狂暴状态下的RTX 4090,thatavidreadertrue也对散热系统做了一些优化,比如给CPU和GPU用上散热效率更高的液态金属和PTM7950相变硅脂,同时也将电压调节模块的导热垫做了升级,换成了Upisren生产的UX Pro Ultra,导热率标称约16.8 W/m·K。
然后,再手动将散热系统的性能拉满,最终成功在近两倍功耗的情况下让幻16成功运行。说实话,仅这点就让人感到惊讶了,毕竟很少有机器会在设计时预留两倍的冗余,只能说幻16卖得贵也是有道理的,这用料确实给力,供电模块直接朝着两倍的余量来做。
也正是因为幻16的强大硬件基础,才让此次改装有了成功的可能,也让thatavidreadertrue收获了近乎免费的性能提升。不过,这里小雷要提醒大家,不要轻易尝试去改装电脑,此举不仅会让你的电脑失去保修,也有着极大的安全风险,动手能力稍差点,你就会直接报废一台两三万的电脑。
不过,既然提升功耗可以带来如此大的提升,而且现有的技术似乎也足以支撑两三百瓦的散热需求,为什么厂商们却如此克制呢?还要用户自己动手改装?
英伟达才是功耗标准的话事人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认为是笔记本电脑厂商故意压低功耗,避免低端产品冲击高端产品,那就错了。在主打性能的主流游戏本上,厂商在功耗设计方面一直都给的很足,基本上都能针对显卡的功耗上限给到足够的供电,部分机型如惠普的暗影精灵11等甚至可以进行小幅度超频。
大家是否已经嗅到了不对劲的味道?既然功耗上限是卡死的,那么惠普等厂商又为什么可以通过“超频”来获得更高的性能呢?问题其实就在这里,功耗这玩意是英伟达定死的,而非厂商,厂商要是愿意的话,直接给你来个250W大满贯其实也没什么压力,可惜不行。
曾经有一个国产PC品牌就这么做过,通过一些设计解除了英伟达移动端显卡的功耗限制,导致他们的游戏本虽然功耗高,但是性能也是真的猛,搭配水冷散热直接爆杀全场。
然后他们就被英伟达警告了,如果不恢复限制就暂停供货资格,后续自然就是默默关闭超频,回归正常功耗。原先为了超频设置的水冷散热系统反倒成了累赘,以至于那批货最后只能降价清仓,后续就连旗舰水冷游戏本都停更,因为在没有超频可能的情况下,水冷自然就成为鸡肋了。

图源:notebookcheck
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说是英伟达为了确保不同型号显卡之间的性能差距,强行限制了显卡的性能,只不过这个限制在越高端的型号上越明显,这才导致RTX 4090完全解放后,性能竟然可以摸到RTX 5090的事情发生。
当然,从实际使用的场景来说,240W的显卡想要用常规方法进行散热,基本是不现实的。目前能够在游戏本体积下给到200W以上的单芯片解热上限的系统,其实只有水冷,而水冷系统又难以携带外出使用,所以移动使用基本就别想了。
换句话说,即使英伟达不限制显卡功率,你也很难保证游戏本在接近300W的功耗下还能正常运行多久,十来二十分钟后就过热降频恐怕是常态。不过,英伟达这事情做得确实不太地道,不少笔记本电脑厂商也是颇有怨言,所以也有传闻称英伟达打算在下一代显卡上放开功耗限制,允许高端机型解锁更多功耗。
因为对于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他们需要靠解锁高功耗来吸引那批硬核游戏玩家,让他们不再满足于主流的中高端游戏本,而是主打追求可以提供20%甚至30%性能超频的高端本。
其实这对于英伟达和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是双赢的,英伟达能够以“特挑超频芯片”为由把这批货卖出更高的价格,笔记本电脑厂商也能够以此卖出高价,部分研发实力强大的厂商还能借此拉开与二三线厂商的性能差距。
至于自己改装电脑解锁功耗,小雷是不建议大家尝试的,先不说改装时的风险,改装后是否能够长时间正常使用也是个问题,除非你有超强的动手能力,手动再给笔记本电脑改装个水冷散热系统。

雷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