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的”人车家“生态没有价值。

10 月 31 日消息,最近科技圈里“人车家融合”这词儿热度挺高,有网友发现美的最近也入局做这个事,纷纷好奇:美的这是照着小米的路子学的吗?而在今日举办的美的集团第 30 届科技月暨第 3 届远见者大会上,美的全屋智能总经理尚喆就专门回应了这个疑问。


现在不少企业都在提“人车家融合”,简单说就是让手机、汽车、家里的家电能串起来用,比如开车回家,空调提前开好,灯光调到自己喜欢的亮度。之前小米搞了“人车家全生态”,又是做手机又是造车,还连带着自家两千多款米家设备,动静挺大。这时候美的跟进,难免有人怀疑是不是“跟风对标”。


但尚喆在会上说:“用户需要我们就去解决,用户不需要的概念不会盲目跟进。”这句话一下就点透了美的的核心立场:不是盯着小米做什么,而是盯着用户要什么。


7f9cd477b0696165840d99126cffad03.jpg

图源:新浪


说实话啊,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现在很多行业都爱炒概念,今天出个“生态”,明天来个“融合”,听着挺唬人,实际用起来全是坑。美的能先问用户“要不要”,再决定自己“做不做”,反而显得挺踏实,不像那种为了跟热点硬凑的样子。


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美的到底会不会跟小米一样,去造车、做手机?答案很明确:不做。尚喆总直接说了,美的要聚焦家庭场景的深度智能化,靠COLMO(高端线)和Midea(大众线)这两个品牌,把家电的智能玩透,然后通过开放合作,让外面的设备能跟自家家电连起来。


这里小雷想说:不是谁都适合跨界的。


小米做手机、造车,是想搭一个“全生态闭环”,所有硬件都自己管,整合起来方便,但投入也大。造车烧钱、做手机竞争又激烈,不是随便哪个企业都扛得住。


6870013df63bb0ced5e057d17ae0eaff.jpg

图源:小米


美的不一样,它在家电领域本来就是老大哥,空调、冰箱、洗衣机这些玩意儿,用户基础和技术积累都在这儿。与其把精力分到不擅长的汽车、手机上,不如把家电的智能体验做精,再跟别人合作补全“车”和“手机”的环节,这样既不分散精力,还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我觉得这步棋走得挺稳。


尚喆总还说:“空洞的‘人车家’生态没有价值。”这话小雷是认同的。咱们普通用户哪懂什么“生态闭环”啊?我就想要个方便。比如不用每次换个设备就重新设置,不用手机连空调、汽车连空调分别下三个APP。


当然了,咱们也得客观看行业里的两种玩法:小米是“自己建生态”,手机、汽车、家电全自研,好处是控制权强,设备联动起来可能更流畅;美的是“开放做场景”,不碰自己不擅长的硬件,靠合作接入外部资源,好处是灵活,不用扛跨界的风险,还能把家电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尚喆总还提到一个现状:现在大家手里又有智能汽车又有智能手机,可家里的传统家电跟这些设备还是“各玩各的”,体验特别割裂。


30d2e1ef35485ac3230c9762ec0d7211.jpg

图源:新浪


现在不少“人车家”的宣传还停留在“概念期”,连设备兼容都没解决,更别说数据安全了。美的能提前看到这些实际问题,说明它不是想蹭个热点就走,而是真打算把这事落地。


美的这次回应,其实是把话说透了——我不是抄小米,而是走自己的路。


小米的“全生态闭环”有它的优势,适合想做全品类的企业;美的的“开放场景赋能”,更像是守住家电基本盘,再通过合作补全体验,这种务实的打法,反而更符合它作为家电巨头的定位。


对咱们用户来说,不管是“闭环生态”还是“开放场景”,最终能让生活变方便、不折腾的,才是好方案。


你们觉得呢?是更看好小米的跨界全生态,还是美的这种专注本行的开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