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参数洪流,让人们愿意为恰到好处的体验买单。”

魅族22来了。


作为一个在珠海度过了四年大学岁月的人,小雷确实可以担上一个“中级魅友”的称号,从上大学时用的魅蓝Metal,到大三时铺天盖地的魅族Pro 7宣传,再到走出社会后买的第一台魅族16S,我对于魅族产品的印象还是偏向于正面的。


尽管这几年品牌浮浮沉沉,甚至几度换帅、产品策略反复修改,但在那个熟悉的身影逐渐淡出主流视野之后,2025年的魅族,似乎带着一股要把失去的都拿回来的狠劲,将魅族22这台机器,直接推到了聚光灯下。


屏幕截图 2025-10-11 181901.jpg

(图源:雷科技)


作为一名“老魅友”,我对这台手机的期待几乎是矛盾的。


我渴望它能用上顶级的配置,又害怕它失去了魅族独特的“灵魂”。当独有的1.2mm最窄白边、真实的潜望式长焦和“变态”的5510mAh电池塞进一个仅有71mm宽的机身时,这种矛盾达到了顶点。


面对已然血海一片的智能手机市场,魅族能否凭借一份偏执重回牌桌?小雷将SIM卡插入魅族22,并作为主力机使用了一段时间,想看看这次的等待究竟是否值得。


外观很眼熟,手感有惊喜


我很喜欢魅族的设计。


作为曾经引领行业审美的厂商,魅族的团队似乎总能在设计上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并且固执地将自己的理念贯彻到底,或许“魅友”就是这样被筛选出来的。


而魅族22在设计上的最大亮点,就是那块被做到极致的纯白面板。


优化照片光线.jpg

(图源:雷科技)


告别了前几代产品在屏幕上的争议,魅族22这次拿出了一块物理四边等宽、屏占比惊人的三星OLED直屏。1.2mm的物理边框,居中小孔前置,我们手上这台“独白”版本,正面看去,那种纯粹的视觉冲击力让你很难在整个手机市场上找出第二款。


这块6.3英寸的屏幕,用上了1.5K分辨率,支持1-120Hz LTPO自适应刷新率,峰值亮度、色彩表现都达到了旗舰水准。得益于更高的分辨率,其显示精细度相比前代有了质的飞跃,彻底补上了这块短板。


作为最后一代白面板,这样的效果是让人愉悦的。


遗憾的是,如果是正面让人惊喜的话,那么魅族22的背面就有些泯然众人了。熟悉的四孔圆角矩形,模组周围的垫高为双层设计,透明的玻璃盖板让镜头看起来有一种悬浮感,官方称之为“无界悬浮四矩阵排列”。


优化照片光线 (2).jpg

(图源:雷科技)


就...很像友商某小屏旗舰的设计。


当然,也有好消息。细腻的磨砂玻璃背板,触感和观感都比时下流行的玻纤更好,玻璃边缘经过了精细的2.5D微弧打磨,与同样带有微弧的金属中框和AG玻璃后盖形成了不错的连续曲率。50:50的重量配比,更是让手机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由此带来的,是一种有些类似友商前代小屏旗舰,但是更加顺滑的温润手感。


翻到机身侧边,魅族22厚度为8.15mm,实测重量为195g。整机按键都集中在右侧中框,除了常规的音量调节 按键和电源键以外,还有一颗红色的AI按键,能够一键唤起魅族AI助手。


优化照片光线 (3).jpg

(图源:雷科技)


很多人都想知道,这样的设计误触率是不是很高。


我只能说,没有带壳的情况下,因为按键高度不同很难误触;但是带壳之后,按键的高度差就会被直接抹平...大家懂的都懂。


对了,魅族没有丢掉自己的传家宝——超声波屏下指纹技术。无论是在湿手还是贴着膜的情况下,那种快、准、稳的解锁体验,依旧是当前指纹方案里的最优解,这也得以扳回一分。


影像进步明显,本机最大惊喜?


要问魅族,对这款产品最有自信的地方是什么?


我想答案一定是影像。


从早期预热,到发布重点,为了这个影像算法,魅族两回推迟发布,还把事不过三印在海报上,阵仗相当盛大,那成果到底怎样?


先说硬件,魅族22的主摄采用的是OV50H,拥有1/1.3英寸的超大底,F1.6的超大光圈,OIS+EIS双重防抖;搭配上一颗同样支持OIS+EIS的索尼IMX882潜望长焦,以及一颗同样5000W像素的OV50D超广角。


优化照片光线 (4).jpg

(图源:雷科技)


要我说,这个硬件规格,在同尺寸机型里堪称豪华,尤其是潜望式长焦的加入,让它具备了全场景的拍摄能力。


先来看看主摄的样张。


P20251011-165341.jpgP20251011-165320.jpg

P20251011-184528.jpg

(图源:雷科技)


总体来看,得益于旗舰级的传感器,魅族22的主摄表现非常扎实。日间拍摄时,画面通透,细节丰富,色彩是魅族一贯的真实系风格。夜间拍摄时,高光压制和噪点控制都做得不错,画面纯净度很高。


至于这颗潜望式长焦,它的加入极大地拓宽了拍摄场景。72mm焦段,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焦段,不论是拍人还是拍景都很合适,画质表现也算可圈可点。


P20251011-165442.jpg


P20251011-165904.jpg

P20250929-201314.jpg

(图源:雷科技)


至于超长焦的话...只要别太纠结细节,体验上还是不错的。


P20251011-165810.jpg

P20251011-165629.jpg

(图源:雷科技)


此外,在多次切换三颗摄像头进行拍摄后,可以发现三颗镜头切换时存在明显卡顿感,而且它们之间的色彩一致性还有待优化。


具体来说,魅族主摄的色彩偏冷,长焦则有时会偏艳。虽然单一照片观感还行,但放在一起对比时,这种色彩漂移会比较明显。此外,在极限暗光下,长焦端的成片率和画质相比顶级影像旗舰,在算法上仍有差距。


还好,魅族给出了未来九个月持续OTA的承诺,可以说未来可期。


配置有点普,胜在够全面


作为魅族的旗舰机型,魅族22没能用上骁龙8 Elite。


尽管在发布会上说了不少,但这也掩盖不了骁龙8s Gen4是一颗次旗舰处理器的事实,相对更新的CPU架构和GPU确实带来了比前代骁龙8s更强的峰值性能和能效比,日常使用的流畅性无需担心,但和友商同样定位产品之间的性能差距也是客观事实。


在安兔兔测试中,魅族22取得了236w分,对比骁龙8 Gen3略有优势。


优化照片光线 (5) (1).jpg

(图源:雷科技)


实测部分,我们直接选用《原神》进行测试。


在室温25度的环境下,选择最高画质、60帧、关闭动态模糊,在须弥城进行跑图测试。半小时游戏后,平均帧率为59.4帧,平均功耗为6.7W,此时机身正面最高温度为43.8度,背面最高为44.5度。


S51011-18035969_com.omarea.vtools.png

(图源:雷科技)


要我说,表现还行,而且魅族22这个温度控制在小尺寸旗舰里算得上正常,但代价就是性能无法长时间维持在峰值,而且金属边框握起来真的有点烫手。


只能说,为了71mm的极致握感,在散热空间上确实要做出妥协。


优化照片光线 (5).jpg

(图源:雷科技)


幸好,旗舰应有的主要配置,像NFC、红外遥控、X轴线性马达,魅族22确实做到了应有尽有。特别是振感,魅族22这次的马达调校得依然不错,无论是打字还是系统交互,反馈都干净利落。


最后,魅族22的续航部分为5510mAh+80W有线+66W无线组合。


要我说,这66W无线充电确实值得一提。更令人惊喜的,还是能在如此轻薄的机身里塞下5510mAh的电池。经过实测,在中度使用一天后,亮屏时间超过7小时,电量依然有20%的剩余,满足一天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总结:一款「特立独行」的小屏旗舰


在评测的最后,小雷照雷科技惯例总结一下魅族22这款机子的优缺点:


优点:
1、1.2mm四等边白色面板,正面好看,手感出色;
2、全5000万像素后置三摄,影像硬件相当不错


不足:
1、性能逊于第一梯队;
2、整机设计有点趋于平庸。


价格方面,魅族22定价2999元起,顶配1TB版来到了4199元。


image.png

(图源:魅族)


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魅族22本质上是一款具有浓厚厂商特征的产品。


在这款产品上,你会看到很多和其他产品背道而驰的细节,比如说对纯白面板和极致窄边的执着,比如说为了手感而对极限性能的取舍,再或者说对通用充电协议的偏好,都让这款产品成为了一款特立独行的手机。


你要问,魅族22有遗憾吗?


当然是有的,但在这个性能被无限拔高,影像算法内卷到极致,百瓦快充普及的年代;它选择在性能上做一些妥协,在外观、手感、影像上进行发力,或许已是魅族在当下能力范围内能给出的最贴合用户需求的方案。


“打破参数洪流,让人们愿意为恰到好处的体验买单。”


在我看来,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