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发布基于Oryon CPU的骁龙8至尊版后,高通的骁龙移动平台终于是凑齐了全栈自研的“最后一块”拼图。从CPU、GPU、NPU再到基带均为高通自研的模块,这也让骁龙8至尊版在性能、能效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被誉为“脱胎换骨”的一代。
当时间来到2025年,在骁龙8至尊版的基础上迭代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终于与大家见面,在智能手机走到革新的十字路口,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又能否延续前代的口碑,并且更进一步呢?
全面升级,性能炸裂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硬件参数,全新的第三代Oryon CPU超大核心最高主频上涨到4.6GHz,而大核的主频则提升至3.62GHz,这不仅使得CPU核心的单核性能对比前代提升20%,多核性能也提升了17%,整体性能的增长幅度颇为可观。
有意思的是,在性能增长的同时CPU能效却提升了35%,这意味着在日常使用时,当手机面对相同的使用场景,其发热状况、续航表现对比前代都会有明显的改善,可以说很好的解决了目前用户普遍面临的续航焦虑问题。
得益于全新的微架构设计,Oryon CPU的IPC性能有了显著的提升,IPC可以简单理解为工作效率,更高的IPC可以让手机在处理相同任务时需要调用的性能额度降低。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用更低主频维持程序正常运行(或者用更短的时间来完成相同的任务),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更低的功耗、更长的续航以及更高的性能上限。
另外,高通对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内存设计也做了全面优化,通过一种新的堆叠方式,让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内存延迟显著降低,以此获得了32%的响应速度提升,反馈到实际体验上,你会发现新一代旗舰手机的app启动速度、流畅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而在GPU性能上,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传统性能对比前代提升了23%,光追性能在提升25%,同时GPU整体能效也优化了20%,还首次引入了18MB的Adreno独立高速显存,用以提升GPU的整体运行效率,让游戏的加载更快、帧数更稳定且降低操控延迟。
在新一代光追单元的支持下,光追游戏在画面精细度、平均帧数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且超高的能效也意味着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能够长时间运行光追游戏,而不用担心降频问题。
从部分游戏的实测结果来看,在《崩坏:星穹铁道》非常高画质的设定下,平均帧59.6fps、1%Low帧则是36fps,此时整机功耗仅为5.88W。作为对比,骁龙8至尊版在1%Low帧仅33.7fps的情况下,整机平均功耗则高达7.25W。
此外,一项高通内部测试表明,新平台的连续游戏时间较前代多了近1小时48分钟,足以说明今年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在能效上的进步。这也意味着,在日常使用场景下,一天一充甚至两天一充都不是什么难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数据是由“高通官方参考设计”(QRD)完成的,商用机的最终表现还要看各家厂商的调教了。
另外,CPU和GPU性能的双重提升加上新一代内存和NPU的升级,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安兔兔跑分超440万,比去年提升超46%,可以说相当恐怖了,仅从性能提升幅度来看,与Oryon CPU一战成名的前代也不遑多让。
更何况,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在整体能效上的提升非常显著,而整体能效则直接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因为不管是长时间的日常使用还是重度手机游戏续航,都与能效息息相关,对于玩家来说,实际体验的优化其实远比极限性能跑分的提升要更有意义。
说实话,作为今年的安卓旗舰移动平台,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目前所展示的整体性能和能效表现都非常亮眼,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接下来发布的一系列骁龙旗舰手机了。不过,在核心性能及能效提升之外,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其实还有个“秘密武器”——AI。
从智能手机到随身AI终端
经过最近两年的发展,大家想必都对AI不会陌生,不过很多人都误以为手机的AI主要体现在语音助手、文生图之类的功能上,却忽略了AI在游戏、影像以及系统运转等日常使用场景中的贡献。
事实上,如今的AI已经深度融入到手机的各个系统中,NPU也成为重要性不亚于CPU和GPU的核心,为了满足手机系统和用户日益增长的AI需求,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NPU在架构上做了全面升级,不仅增加了计算单元的数量,同时性能也有了显著增强,首次引入了64位内存架构。
这些升级使新一代Hexagon NPU的性能对比前代提升高达37%,AI每瓦特性能提升16%,意味着手机可以在本地更高效地运行复杂AI模型而不那么费电。比如说,端侧的AI翻译功能就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在线,同时又不会严重拖累手机的续航,还有像文生图、语音助手等功能,不仅体验较前代会有所提升,而且对手机续航的影响也会更小,让用户可以随意使用这些好用的AI功能。
在高通看来,手机端侧AI的价值就在于“随时能用、个性化定制”,所以通过增加INT2/FP8这种更低位宽的数据格式 ,降低AI模型运行时所需的内存和计算量,让手机端侧能够支持更高参数量的AI模型,降低手机AI对云端算力的需求,让手机能够真正成为“AI终端”。
看到这里,或许有读者就想问:实际使用起来会有什么区别?简单举个例子,以前的语音助手想要调用大模型进行回答,往往需要不少的等待时间,而在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上,因为NPU的高能效使得AI模型可以在后台始终低功耗留存,并即时响应推理请求。在高通的测试里,一个30亿参数的AI模型在端侧运行的速度可以达到220 Token/秒,速度远超以往。
在新一代NPU的高能效和高性能支持下,高通得以在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上首次实现终端侧AI持续学习功能,NPU会持续主动学习并优化运行效率,为用户带来“越用越强大”的AI。因此,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手机业务总经理Chris Patrick表示:
“凭借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用户真正成为移动体验的核心——该平台赋能的个性化AI智能体能够看你所看、听你所听,实时与用户同步思考。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将突破个人AI的边界,让用户现在就能体验到的移动技术的未来。”
而且,高通正在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利用骁龙生态在连接、音频以及XR等各个领域的领导地位,具有智能体AI的骁龙旗舰手机可以成为各种AI设备的核心中枢。
不仅仅是数据交互的中枢这么简单,而是基于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智能体AI,让手机能够主动和AI设备交互,从被动响应用户的需求,到主动提供帮助,如今高通正在与各个手机厂商一起共同推进这项计划。
以小米发布的小米17为例,这款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旗舰手机就基于新平台的高通AI引擎,打造了全新的语音助手功能——“超级小爱·一步直达”,可以深度理解用户的语音指令并执行复杂的跨应用操作,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够让手机帮你执行点外卖等各种操作,目前已支持超80个应用和1000个能力。
在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加持下,手机将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能够帮你处理各项事务的“掌上助手”。
影像,再进阶
除了AI性能的提升外,还有个值得关注的升级——移动影像,也可以说是目前旗舰手机的核心竞争区了,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拍照体验,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这次带来了不少新的“装备”。
首先是全新的Spectra ISP,采用20-bit三ISP架构设计,将影像处理管线提升到20位深度。相较上代ISP,本代动态范围直接提升了4倍,让每一张照片都能呈现更丰富的明暗细节,简单来说就是:阳光直射不过曝,背光阴影处有层次!
可以说,Spectra影像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过往旗舰手机在拍摄逆光场景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手机中在复杂光照环境下也能轻松拍出清晰又通透的照片。此外,高通还全面升级了AI影像算法,与硬件ISP深度协同,为用户带来更智能的拍照体验。
得益于NPU所带来的AI影像算法升级,新一代的夜景拍摄3.0算法显著强化了暗光视频的成像效果,让夜晚录制的视频画面依然能够保持明亮清晰且没有噪点,哪怕在极端昏暗的环境下,强大的AI算法也能处理出清晰的4K 60帧视频。
同时,高通还与虹软合作研发了全新的“超域融合视频”技术,通过多帧合成和AI算法解决了HDR视频录制时的多帧曝光问题,能够让画面的每一帧都兼顾高动态和高清晰。AI对影像的影响也不止于画质,新增的“内容感知3A对焦”技术能够智能识别画面中的拍摄主题,使得新一代旗舰手机在对焦速度和追焦精度上有了明显提升。
在这套新的影像系统以及强大AI算法的支持下,小米17系列所搭载的徕卡光影大师影像系统得以实现16.5EV的超大动态范围,让手机直接输出的照片细节和宽容度大幅超越前代,后续将推出的OPPO、vivo超大杯,想必也会在影像体验上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更强的性能,更好的体验
在我看来,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所带来的不仅是性能提升,更重要的是体验方面的跃升,这些都要归功于全自研架构所带来的优势,让高通可以更自由的调整和把控每一个模块及核心。
可以说,这一代骁龙平台不仅在CPU和GPU性能上稳稳树立起新一代的旗舰标杆,并且通过对AI算力的提升和运用,让手机迈入“智能随身”时代,还是那句话,跑分的提升固然惊喜,但是真正能够打动用户的,是更稳定的性能释放、更好用的AI功能、更强大的影像和更持久的续航。
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不只是给厂商提供了更强的硬件,更是为整个行业描绘出了一幅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