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时代的游戏体验是什么?」
9 月 26 日,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在 2025 一加游戏大会上回答了这个问题:高帧流畅。雷科技受邀参加这一大会。
相比 PC 游戏体验在帧率上的不断推高,从 2020 年开始大规模普及 120Hz 高刷屏后的五年,手机游戏就像被锁住了最高帧率。
图片来源:雷科技
游戏体验为什么要追求高帧?答案其实很直观。120 帧已经让很多玩家习惯了丝滑操作,可一旦进入激烈团战、瞬间操作频发的场景,哪怕一帧的掉落,都会带来操作延迟和手感断层。对于 FPS 玩家来说,提前 0.01 秒发现敌人,可能就是一枪制胜的差距。
一个简单的数学题:165 帧相比 120 帧,每秒多出 45 帧画面,单帧面显示速度提升 27%,再加上整体延迟减少 10ms,这些数字转化到实际,就是瞄得更准、枪开得更快、动作衔接更顺畅。
一加在做的,就是把这种「肉眼可见的优势」变成现实。在现场,他们不仅抛出了「165 超高帧」的软硬件技术基础,还直接拉来了《英雄联盟手游》《暗区突围》《三角洲行动》等覆盖 FPS、MOBA、格斗、赛车、音游和策略等不同赛道头部游戏的站台。
图片来源:雷科技
也不只是技术突破,在高端手机同质化严重的当下,谁能给玩家带来真正的竞技优势,谁就能握住性能的话语权。一加看到了,甚至搭载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的一加 15 定位都是:
性能赛道第一部「Ultra」旗舰。
从 120 到 165 帧,风驰游戏内核「二次进化」
去年一加第一次把「风驰游戏内核」搬上台面时,就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不仅在于嵌入芯片底层,更在于原生级 120 帧以及高帧稳定上的体验突破。但今年的升级,显然不只是多加 45 帧那么简单。
新一代的风驰游戏内核,在芯片层面实现了同时调度 CPU、GPU、NPU,背后的核心是三项新技术:自研能量感知模型,能实时预测负载变化,把芯片的性能释放与游戏场景对齐;智能复合队列,像一个交通枢纽,把复杂的任务合理分配,避免资源互相抢占;一体化融合调频,把调度频率从「分工合作」提升到「统一指挥」,减少了能耗的内耗。
图片来源:雷科技
听起来很抽象,但现场的数字让人直观。根据一加官方公布的数据,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的调度器效率优化了 29.8%,负载降低 15.6%,整机功耗下降 11.7%。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过去打团时手机容易掉帧、发热的场景,如今能用更少的电跑出更稳定的高帧。甚至在《王者荣耀》120 帧模式下,风驰游戏内核能让 1% Low 帧达到 119.5 帧,几乎等同于全程「满血输出」。
而在 FPS 游戏的体验演示里,165 超高帧带来的变化更直观:角色转身的动作更连贯,敌人的身影出现得更早,开镜、瞄准、射击的整个动作链条更紧凑。一位游戏制作人当场形容,这是「枪神」玩家的最强外挂。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不是靠外挂插帧芯片堆出来的,而是原生 165 帧。外挂插帧的逻辑是靠算法「补画面」,延迟不可避免;而风驰游戏内核的做法是从渲染管线和算力调度底层下手,让 165 帧成为真刀真枪地输出。正因如此,玩家才能在每一次点击和反馈之间,感受到即时的响应,而不是算法填充后的「滞后流畅」。
图片来源:雷科技
当然,一加虽然解决了从 120 帧提升到 165 帧必须面对的性能、屏幕、功耗、发热这四大难题,但游戏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全面释放 165 帧的体验优势,就需要一加、高通以及更多手机厂商的共同推动。
165 帧的一加 15,能否复刻一加 7 Pro 的高刷革命?
去年的一加游戏大会上,OPPO 首席产品官、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宣布继影像和 AI 之后,游戏体验正式成为 OPPO 在性能赛道上的战略级方向。不奇怪,游戏一直是拉动计算平台性能提升的核心需求和动力,庞大的手游用户规模和不断提高的游戏体验要求,几乎可以改变整个手机市场的格局。
今年的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就是最直白的落子。165 帧的出现,不只是一加和 OPPO 在技术上的「秀肌肉」,更是继续走向「性能」舞台中央。毕竟在高端手机的竞争中,影像已经成为常规赛,AI 成为必答题,唯独性能,还需要一个能让用户立刻感知的突破口。高帧,就是那个突破口。
图片来源:雷科技
从成绩来看,一加在性能赛道的坚持没有白费,今年它把上限直接拉到 165 帧,还带来能耗下降和极致稳帧的数据。更重要的是,一加 15 将在 10 月出厂即搭载新内核,这是行业第一款「性能 Ultra」的旗舰。
对一加而言,这也是一种宣言。接下来,就看一加 15 能不能把「165 帧」变成真正的用户心智,就像当年一加 7 Pro 引领的高刷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