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机已死,手游当立!”
如今看来,这句话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实。除了任天堂Switch/Switch 2凭借其主机/掌机混合形态独孤求败外,纯粹的掌机市场早已被智能手机侵蚀得所剩无几。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屏幕越来越好,游戏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于是乎,一个终极问题摆在了所有热爱掌上游戏的玩家面前:我们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设备?
在这个混沌的时代,各大厂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选择做“游戏手机”,在旗舰手机的基础上堆砌散热、加上肩键;有人选择做“开源掌机”,用廉价的芯片运行模拟器,主打怀旧;还有人,则试图走出第三条路。
没错,说的就是雷蛇在2022年推出的这款专用安卓设备——Razer Edge 5G。
(图源:Razer)
当时,它凭借专为游戏打造的高通G3x Gen 1芯片、144Hz高刷AMOLED屏和独特的Kishi V2 Pro手柄,试图为安卓游戏体验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如今,时过境迁,这款曾经的明星产品,在国内二手市场的价格已经跌至谷底。前几天,我在闲鱼闲逛时,无意中刷到一台成色一般的Razer Edge裸机,卖家更是只要价550元。
所以我买了。
雷神手机,屡败屡战
在故事开始前,我们应该理解雷蛇的动机。
作为游戏PC领域的头部厂商之一,眼看着移动游戏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雷蛇不可能不心动。它的入局,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技术降维打击”的傲气,试图将PC领域的硬件思维,强行注入到手机这个早已是红海的市场中。
2017年,雷蛇推出了石破天惊的Razer Phone。
(图源:PC Mag)
它最大的创举,就是将一块120Hz刷新率的“UltraMotion”屏幕带到了智能手机上。在那个iPhone X还在坚持60Hz的年代,这种丝滑的体验是颠覆性的。
然而,它也暴露了雷蛇作为手机市场“门外汉”的全部弱点:它过于超前,以至于当时几乎没有游戏支持120Hz;它为了双扬声器和巨大电池,采用了极其硬朗,甚至有些硌手的板砖式设计;它的拍照能力,更是被同价位旗舰按在地上摩擦。
它像一个偏科严重的天才,而且,它很贵。
次年的Razer Phone 2,更像是一次不痛不痒的升级。换上了当时最新的骁龙845,加上了无线充电和聊胜于无的RGB灯效,但核心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它依然是一台昂贵的、只适合少数核心粉丝的玩具。
(图源:Variety)
在苹果、三星和一众国产手机厂商构筑的铜墙铁壁面前,雷蛇的两次冲锋都像是撞上了一堵叹息之墙,最终在2019年初,雷蛇裁掉了其手机部门的大部分员工,宣告了“游戏手机”路线的惨败。
在沉寂了数年后,雷蛇显然是吸取了教训。
他们意识到,试图用一台“全能手机”去挑战市场是行不通的。于是,他们转变思路,决定打造一台纯粹的、专用的游戏设备——Razer Edge应运而生。
这一次,雷蛇的策略清晰了许多:它剥离了手机的通信功能,专注于游戏本身;它不再使用常规的手机芯片,而是与高通合作,首发了专为游戏掌机设计的骁龙G3x Gen 1平台;它不再单打独斗,而是与运营商Verizon合作,主打当时最前沿的5G云游戏概念。
那么这一次,雷蛇成功了吗?
550元买到了越级体验
我手上的这台Razer Edge,是典型的“垃圾佬”战损成色。
没有原装手柄,没有包装盒,只有一台孤零零的平板本体,屏幕上还有几道细微的划痕。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探索它的内在。
单看Razer Edge本体,你会发现做工相当扎实。虽然是塑料边框,但严丝合缝,没有任何廉价感。机身正面是一块6.8英寸的AMOLED直屏,分辨率为2400x1080,支持144Hz超高刷新率。
(图源:雷科技)
在550元这个价位,这块屏幕的素质是绝对的“天花板”,无论是色彩、亮度还是流畅度,都足以秒杀市面上任何千元以下的开源掌机。
当然,没有手柄的掌机是没有灵魂的。
我将它与我日常使用的联想拯救者G7手柄进行了组合。得益于G7强大的拉伸结构和居中的Type-C接口,Razer Edge被完美地夹持住,两者合体后严丝合缝,仿佛原厂设计一般,重量也恰到好处,长时间游玩也不会感到疲劳。
(图源:雷科技自制)
性能方面,Razer Edge的核心是骁龙G3x Gen 1芯片,其CPU和GPU架构基本等同于一代“火龙”骁龙888。在安兔兔V10测试中,它跑出了接近82万分的成绩,理论性能摆在今天,依旧能打。
(图源:雷科技)
然而,雷蛇的散热策略却出人意料地保守。
在20分钟的《鸣潮》中画质测试中,帧率在30-60帧之间波动,最终平均只有31.3帧,机身背部温度很快就攀升至43°C左右,出现了明显的降频。它就像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猛兽,空有一身蛮力却无法完全施展。
(图源:雷科技)
很显然,Razer Edge本身的主动散热策略有问题,尽管有风扇辅助散热,依然没有完全发挥出G3x Gen 1的理论性能。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体验,要么需要降低画质,要么就得上个散热背夹了。
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垃圾佬”来说,玩原生手游只是开胃小菜,榨干它的模拟器性能才是正餐!
于是乎,在一番折腾后...
我们可以看到,Razer Edge的性能,要应付PS2模拟器(AetherSX2)还是相当轻松的。在3倍分辨率(1080p)下,运行经典的《战神2》,在大部分场景下都能稳定在50-60帧;而像《最终幻想X》这类对性能要求稍低的游戏,更是可以全程满帧运行,画面效果相比实机有了质的飞跃。
(图源:雷科技)
这块6.8英寸的1080P AMOLED屏幕,在运行这些经典游戏时,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那些4、5英寸小屏幕开源掌机完全无法比拟的。
再看看Switch模拟器Yuzu,目前骁龙G3x Gen 1已经获得了不错的驱动支持。测试像《空洞骑士》《死亡细胞》这类2D游戏,基本可以完美流畅运行。而对于《女神异闻录5 皇家版》这类3D大作,在降低渲染分辨率的情况下,也能获得30帧左右的基本流畅体验。
考虑到这只是一颗骁龙888级别的芯片,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算是不小的惊喜。
(图源:雷科技)
最后是串流游戏,通过Steam Link在局域网内串流PC游戏,在5GHz Wi-Fi环境下,延迟表现非常出色,无论是玩《黑神话:悟空》还是《赛博朋克2077》,画面和操作都足够跟手,完全可以作为一块高质量的PC游戏串流副屏来使用。
总结:失败的商品,成功的玩具
还是老样子,按照雷科技的评测模板进行简单总结。
优点:
1、性能在同价位设备中一骑绝尘;
2、6.8英寸高刷OLED屏幕,显示效果“降维打击”。
不足:
1、散热策略保守,无法完全发挥性能。
2、需要自行搭配手柄,存在一定的折腾门槛。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还算不错的“捡垃圾”体验。
(图源: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