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7 日,哈啰宣布旗下 Robotaxi 业务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投资。据了解,哈啰、蚂蚁集团和宁德时代早在今年 4 月份签署了三方战略协议,在 6 月份注册了“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业务是专注于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
这一次投资,意味着哈啰和阿里巴巴在智驾大模型、算力平台、Robotaxi 等领域的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Robotaxi 行业的商业化和规模化正式按下加速键。
图源:哈啰官方
未来,双方将共建视觉、语音、语言等基础大模型以及智能座舱等垂直领域专用模型,探索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应用。阿里云将与哈啰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帮助哈啰 Robotaxi 完成算法迭代、用户体验优化以及运营效率提升。
根据《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23~2024)》蓝皮书,预计到“十四五”期末(也就是今年),搭载L2、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新车的装配率接近 70%,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 6000 亿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 2~3 年将会是 Robotaxi 进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尽管国内 L3 级自动驾驶政策尚未全面放开,但萝卜快跑、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企业已在 Robotaxi 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表明智能驾驶产业已具备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潜力。
哈啰加大在 Robotaxi 领域的投入,显然是洞察到了这一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根据规划,哈啰将在 2026 年实现前装车型的 SOP 量产,实现万辆规模,2027 年部署超 5 万辆正向定义面向全球的 Robotaxi 车型,与全球 Robotaxi 企业直接硬刚。
AI 是目前科技行业的主要技术潮流,同时也是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专注于出行和生活服务的平台,哈啰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 AI 公司,现如今还持续推动 AI 在出行领域的深度应用。
图源:哈啰官方
比如,去年 9 月上旬举行的“Inclusion·外滩大会”,哈啰集团技术副总裁刘行亮就提到了多个 AI 技术落地的实际案例,比如光子引擎、贾维斯幻视大模型平台等。换而言之,哈啰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 AI 产品布局,对 Robotaxi 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且现在哈啰的 Robotaxi 业务及研发团队已经招募了一批来自全球顶尖学府和科研机构的 AI 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人才,团队规模已超200人,为 Robotaxi 业务的拓展做好了准备。
对于此次合作,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和哈啰联合创始人兼 CEO 杨磊都呈现出乐观的态度,均表示阿里巴巴在 AI 和云计算的优势,可以为哈啰 Robotaxi 规模化商业落地赋能。
可能在很多朋友看来,阿里巴巴只是一个电商平台,能有多少 AI 技术?实际上,阿里巴巴早在 2007 年就成立了数据科学和技术研究院,开始在 AI 领域布局,2017 年成立专注于前沿技术研究的达摩院。进入 2025 年,阿里巴巴全面投入 AI,在今年年初更是宣布未来三年要投入超过 3800 亿元用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至于成绩,阿里巴巴已经拥有了阿里通义千问、夸克等 AI 产品和 AI 应用,高德地图和淘宝等软件也实现了 AI 化。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阿里巴巴在 202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即自然年 2025 年二季度)中,AI 应用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的增长,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 26%,为三年来的最高增速,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
现阶段的 Robotaxi 行业,其实还是一片蓝海,其他已经布局的企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阿里巴巴等集团的助力下,哈啰将会是他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未来的 Robotaxi 行业竞争必然会更加激烈。
(封面图源:哈啰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