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早期衡量一款旗舰手机是否够格,除了处理器得是最新的骁龙/天玑旗舰处理器,显示面板也得清一色用三星屏,若是谁家使用了国产屏,就会被不少网友吐槽。
而如今,以TCL 华星为首的国产屏早已成为国产手机的首选,其整体素质已经跟三星的顶尖屏幕旗鼓相当,而且还在用户都十分在意的护眼性上大幅超越三星。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除了屏幕,国产手机们使用的传感器也正在迎来转折点:国产传感器供应商豪威宣布国内首款一英寸大底的传感器OV50X已经开始量产,也意味着这款传感器或许在今年机会出现在各家影像旗舰上。
那么,在传感器领域,豪威真的能像当年的TCL、天马、维信诺一般,让国产手机从「非三星索尼不选」,成为国产传感器的忠实用户呢?
国产一英寸大底,到底有何优势?
根据豪威官方公布的信息,OV50X的参数非常豪华:5000万像素、1.6微米像素尺寸、支持单次曝光下拍摄高动态范围视频、支持PureCel Plus-S 晶片堆叠技术、100% 像素覆盖的四相位检测(QPD)及高帧率、四像素合一、 100% 像素覆盖的对焦、三通道 HDR、双模拟增益(DAG)HDR 和传感器内裁切变焦功能。
(图片来源:豪威官网)
从基础规格来说,豪威OV50X拥有1英寸大底,5000万像素,单像素尺寸1.6μm,支持四合一像素合并(输出1250万像素)。
而主流影像旗舰使用的索尼LYT-900同样拥有1英寸大底,拥有5000万像素,单像素尺寸1.6μm,支持双转换增益(DCG)与ISO融合功能。而且它的饱和信号量较前代IMX989提升1.3倍,支持更宽广的动态范围与低光纯净度;视频能力支持8K/30帧视频录制,功耗优化显著,支持4K长时录制。
(图片来源:索尼官方)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OV50X在高帧率视频及全场景对焦上的表现会非常不错,不过整体还是偏向拍照方面;而LYT-900得益于索尼的技术积累,不但在静态拍照方面达到业界顶尖水准,在视频方面也是当下最强的传感器之一。
从参数来看,OV50X与索尼最新推出的LYT-900还是有一些差距,OV50X主要是通过提升LOFIC来提升动态范围,有一种「力大砖飞」的感觉。而LYT-900则是通过新工艺制程去打造新功能和新特性,并靠自己擅长的堆叠式技术通过双像素层来提升满阱容量和降低噪声,两者在技术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虽然在技术方面与索尼差了整整一代,但豪威第一款一英寸传感器就能达到如此水平已经很让小雷惊讶了,要知道早期的国产屏幕属于「厂商不想用,用户看不上」的存在,在经过两三年的技术迭代后才逐渐被市场认可。
(图片来源:豪威官方)
小雷猜测OV50H现阶段的应用机型大概率是定位五千元左右的Pro机型,如小米16 Pro、OPPO Find X9 Pro、荣耀Magic 8 Pro等,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满足这部分用户群体的影像需求。而定位Ultra的机型,短时间内还是会被索尼「独占」,毕竟一上来就直接干翻「业界最强」是不实际的。
除了豪威,另一家国产厂商思特威也发布了自家的一英寸传感器SC5A5XS,可能很多读者对思特威完全不了解,毕竟豪威在推出一英寸传感器之前就以OV50C、OV64B等经典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国产手机上,显得思特威有些名不见经传。
(图片来源:豪威官方)
实际上思特威算得上是「出道即巅峰」,其推出的SC5A5XS传感器同样是一英寸大底以及5000万像素,依靠SFCPixel和PixGain HDR技术,让传感器拥有更高的感光度且能捕捉到更多的暗部细节。这颗传感器也率先被华为应用在影像旗舰Pura80 Ultra上,而雷科技在评测华为Pura80 Ultra时就曾评价过这颗主摄,认为它「不管是室外也好,室内也罢,色彩和长焦做到高度统一,解析力、动态范围也完全不输于当今的顶级影像旗舰」。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尽管纸面参数亮眼,国产传感器仍需正视自己与索尼之间的差距,雷科技在横向对比了小米、OPPO、vivo和华为四款旗舰后发现在一些极端场景下,搭载国产传感器的华为Pura80 Ultra仍然与友商们有一定差距。
更何况,索尼的下一代传感器也已经在研发当中,具体的数据小雷不在这里展开讲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依旧会是影像旗舰手机们的首选。
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后的旗舰手机影像将呈现「三足鼎立」格局:索尼继续引领技术高度,豪威和思特威则通过差异化功能抢占细分市场,不过最终受益的,依旧是追求极致影像的用户。
一英寸秀肌肉,多元化才是影像传感器的出路
虽然小雷不想打击各位,一味地追求大底的路线,已经逐渐被手机厂商们放弃了。vivo X200 Ultra已经率先表态,用底更小但技术全方位碾压的新传感器 LYT-818在静态照片和视频录制方面击败了LYT-900。
雷科技之前曾针对小米 15Ultra、OPPO Find X8 Ultra 和 vivo X200 Ultra 做过一期影像横评,在静态照片环节如果没有照片下方的水印,小雷相信99%的读者分辨不出哪一张是由vivo拍摄的,而在录像环节中,vivo更是凭借一众新特性碾压全场。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换句话说,未来的手机传感器会更注重技术上的升级,一英寸传感器虽然进光量更大,但实际拍摄出来的照片,其明暗对比的范围和色彩的丰富程度,反而会不如许多更新、底更小的传感器方案,这是技术上的差异。
更重要的是,一英寸大底传感器所占用的面积实在太大,而如今的手机既要做好影像,又要不断地增大电池容量,这是十分不现实的。而小米和OPPO的选择是牺牲超广角镜头,导致两者的超广角镜头和其余几颗镜头的体验有着天壤之别。
从前文的解析不难看出,目前的国产一英寸传感器主要还是依靠「堆数值去提升体验」,这一点与三年前的索尼IMX989十分相似,如今手机影像赛道已经逐渐从「卷数字」进入到「卷体验」的时代。
这也让小雷十分担心,如果豪威和思特威不能及时改变方向的话,很有可能真的只是「出道即巅峰」了。
不过仔细查看豪威和思特威的业务方向不难发现,手机传感器只是它们的一个小分支,尤其是豪威,在近几年热度极高的汽车市场,它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
根据Yole发布的《2025 年汽车图像传感器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豪威科技以44%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汽车CMOS芯片的第一大供应商,美国的安森美(Onsemi)排名第二,思特威则位列第三。这一排名标志着国产CMOS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全面领先。
(图片来源:豪威官方)
与手机CMOS芯片不同,手机CMOS芯片追求高像素、高画质,例如1亿像素传感器、8K视频录制等;而汽车CMOS芯片的核心需求是高效、稳定,汽车CMOS芯片需要在极端温度、振动、低光照等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例如,自动驾驶系统需要摄像头在雨雪、强光、夜间等复杂环境下仍能准确识别物体,这对芯片的动态范围、低照度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豪威和思特威在这些方面的技术积累与索尼、三星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指标上更具优势。
但对于我们普通用户而言,我们还是更在意豪威和思特威在相机及手机CMOS市场的表现,根据数据显示,2024 年国产相机在全球消费级相机市场占比不足 30%,且多数未采用自主 CMOS,核心传感器仍依赖进口。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虽说目前量产的两颗一英寸传感器确实一定程度上能分走索尼的一部分市场份额,但从长期来看,索尼和国产之间的技术差距会越拉越大,更别说还面临着专利壁垒、制造代差等现实挑战。
不过,随着国产手机厂商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小雷也相信以豪威和思特威为首的国产CMOS厂商,会逐步让国产CMOS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