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解决机票销售不规范的痛点吗?

最近民航圈发生了一件大事,三大航司集体官宣支持 “民航版 12306”,本来以为这是个皆大欢喜的好消息,结果这两天网上的讨论却炸开了锅。


事情得从 7 月 28 号晚上说起。那天八点刚过,国航、南航、东航齐刷刷发公告,宣布在航旅纵横平台开通官方直销业务,还特别强调 “确保旅客权益”。


这架势,让不少网友以为终于等到了航空界的 “12306”,以后买机票不用再被中间商赚差价,价格透明又省心。


1753857805693_d.jpg

图源:中国国航公众号截图


说实话,刚看到新闻的时候我也挺激动。毕竟这些年大家在 OTA 平台吃的亏可不少:明明标价 500 块的机票,付款时突然多了 80 块保险;退改签的时候,平台手续费比航司官网高出一倍;还有那让人深恶痛绝的大数据杀熟,老用户反而买不到低价票。


三大航司这次联合行动,明摆着是要整治行业乱象,把定价权和服务主动权夺回来。


航旅纵横也很给面子,直接在 APP 首页开了个 “买源头机票” 的入口,整合了 37 家航司的直销资源,还拍胸脯保证 “0 差价、0 捆绑、0 套路”。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靠谱?但现实往往比剧本更魔幻,这波操作很快就翻车了。


就在大家满心期待官方平台能带来低价时,网友们很快发现了不对劲。有较真的网友在比价的时候称:同一天同一航班,航旅纵横的价格居然比某程、某猪这些 OTA 平台贵了 10% 到 20%。


小雷也实测了一遍,发现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比如中国香港飞大阪的某航班,航旅纵横卖 1865 元,某程只要 1676 元。


1753857945442_d.jpg

图源:小雷制作


这就奇怪了,按理说直销平台省去了中间商,价格应该更低才对啊。但现实是,很多航线的官方价反而更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雷认为,航司在直销平台上往往优先展示高价舱位,而把低价票留给 OTA 平台冲销量。说白了,人家是想通过官方渠道维护品牌形象,同时用 OTA 吸引价格敏感用户。


其次,第三方平台经常用 “机票 + 酒店”“机票 + 接送机” 的套餐补贴机票价格,甚至自掏腰包搞促销。比如某些平台有时候会发大额优惠券,算下来比官方价便宜不少。


虽然航旅纵横不抽佣金,但平台维护、技术开发、客服等成本都要分摊到票价里。而 OTA 平台通过广告、会员费等多元收入补贴机票销售,价格自然更灵活。


1753859042045_d.jpg

图源:航旅纵横App截图


虽然价格不占优势,但小雷觉得航旅纵横的官方直销平台也不是一无是处。


在 OTA 平台,你永远不知道付款时会多出什么 “惊喜”。而航旅纵横的价格就是票面价,没有捆绑销售,行程单金额和支付金额完全一致,对商旅人士来说特别友好。


退改签等操作也会更加省心。之前小雷的朋友在 OTA 平台买了低价票,结果退改签时被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遇到平台和航司互相踢皮球的情况。而在官方平台,退改签规则和航司官网完全同步,操作流程更顺畅。


小雷认为,真正的 “民航版 12306” 不应该只是一个购票入口,而是要让每个旅客都能享受到透明、公平、便捷的出行体验。希望三大航司能听进去网友的声音,把这个平台做得越来越好。